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明月席地而坐(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51)

分卷(51)

    穿过这片竹林,前面就是沉云阁了

    温暖刺眼的阳光忽然破开了林中的暗影,竹海褪去,露出背后的沉云阁。

    聂秋清醒了过来,瞧着一地的白骨,也不觉得阴森可怕,倒觉得亲切。

    他停下脚步,垂眸浅浅地笑着,对早已不在的人回应道:嗯。

    我回来了。

    虽然辨不清面目,但幸好沉云阁的弟子们衣服上都纹着自己师父的一个字,抑或是称号,比方说纹了裂字的,应该就是殷卿卿,护住她的那个应该就是常灯。纹了汶字的,旁边有乱盏剑的应该是汶一,眉骨到颧骨处有一道裂缝的应该是汶二,衣服上多绣了一些漂亮花纹的应该是汶三,腰斩的那具白骨应该是汶四,跪坐在地,手臂极力伸出的应该是汶五,双手紧紧握住阴阳双剑不肯放手的应该就是汶云水。

    其余的弟子们,即使有些聂秋不太熟悉的,也基本上能顺利地将他们的骸骨放回各自的卧房中。

    聂秋将手臂放在桌上,轻轻把头靠了上去。

    他是有私心的,就在常灯的院落中放上了长桌,把他们按照那一夜的座位摆了上去。

    自从那次汶五闯祸,一头栽倒在桌上,把桌面整个压翻了,常灯就和殷卿卿商量着重新做了张结实点的桌子,不要原来那种架在石上的了。

    所以现在即使聂秋趴在桌子上也不需要担心桌面会翻过去。

    他就维持着这个姿势仔仔细细地看着其他人。

    恍惚间,聂秋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那个月夜,大家都还活得好好的,常灯被灌得晕晕乎乎;殷卿卿板着一张脸不让其他人给自己的师弟敬酒;汶云水一如往常的沉默寡言,却能够明显感觉出他心情好像很好;汶一端庄矜持地用手撑住下颚,小口小口地抿酒;汶二正在使劲怂恿汶五喝酒,要是大家知道后来他会把桌子打翻,肯定会阻止汶二的;汶三瞧着院落内的景色,手指微微摆动,似乎是在思索如何描摹出这幅场景;汶四全然不知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他身子一向不爽朗,喝过药之后就有些走神,好像是困了。

    若是时光能够永远停留在那一刻,似乎也不错。

    可面前的分明是八具白骨,直挺挺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只是看着他。

    记忆中,那些本该和他一样高的,或者说应该比他还高的人,现在看来却显得身形矮小,是活脱脱没有长开的少年骨骼,带着青涩与稚嫩。

    他们的时间永远停在了那一刻。

    沉默良久,聂秋才敢开口打破这片安静

    好久不见。

    聂秋在沉云阁内呆了多久,就和他们讲了多久的话。

    他从不觉得自己是话多的那种人,或许是受到了汶五的影响,他现在一个人也能絮絮叨叨地讲上好几个时辰,好像腹中的东西倒不完似的,讲到陵山门落雪才停了下来。

    然后他默不作声地站起身,站在长桌的末尾后,恭恭敬敬地向他们磕了一个头。

    我希望我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聂秋说道,常师父,殷师姐,汶云水师父,汶一师兄,汶二师兄,汶三师姐,汶四师兄,汶五

    他一个个将名字念了过去。

    要是你们都在,或许不会认可我心中的善恶。

    聂秋说着说着,喉结轻轻地滚动了一下,有些难过,可你们都不在了,往后的路只有我自己走,这乱世人人自危,善恶难分,就当我杀性重,离经叛道吧。

    他说罢,又重重地磕了两个响头。

    离去的时候聂秋将糕点摆在了桌面上,想了想,又把饮火刀解了下来,放在常灯的面前,轻声说道:师父,饮火刀还给你。对不起,我把它折断了。

    当初师父说的是要将含霜刀给他,他便不会再将饮火刀拿走。

    归还了饮火,聂秋还是觉得舍不得,就把殷卿卿系在上面的刀穗留了下来。

    他离开沉云阁后在竹海的边缘处站着看了许久。

    以后或许会再回来,或许不会再回来,他也说不准。

    但是

    聂秋想,要是他死后也能葬在此处就好了。

    山中桃源,幽幽竹海,溪水绕石,寂落无声,是个栖身的好去处。

    第65章 、旧人

    正要转身离去的时候, 聂秋敏锐地听见了脚步声。

    转头一看,是个小女孩。

    十岁的年纪,扎着两个辫子, 仰起头好奇地看着他。

    聂秋其实没有太难过,毕竟尘埃落定,一切已经结束, 再怎么难过,所有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不会消失,死去的人也不会重新出现, 所以他是笑着进的沉云阁, 笑着离开的。

    看到这个小女孩的一瞬间, 他才觉得手指有些颤抖。

    原本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此时却宛如冰窖一般寒冷得刺骨。

    长得太像殷卿卿了。

    殷卿卿一直挂念着的妹妹,算来也是这个年纪。

    见聂秋愣愣地看着自己,她咧开嘴很阳光地笑了笑, 好奇地问道:哥哥,你是从这里面出来的人吗?这竹林要怎么进去呀, 我和我娘在附近找了好久的路都没找到。

    小女孩听见面前长得很漂亮的大哥哥问道:你们为什么要进去?

    我姐姐是沉云阁的弟子。她有些苦恼,可她好久没有回过家里的信了, 也没有回来看过, 我娘担心她,就带着我过来看一看, 顺便给她送点东西。

    我不知道怎么进去。

    果然啊!女孩并不意外,她问过好多人了。

    但是面前的这个大哥哥与其他人的反应好像不一样。

    他沉默了许久, 不知道是在想什么,片刻后,从袖中摸出了个东西, 郑重其事地放进了自己的手里。指尖触碰的时候,女孩发现他的手好凉。

    她摊开手一看,手里好像放着一个刀穗。

    女孩还没来得及弄明白为什么他要给自己这个东西,就看见大哥哥好像有点难过。

    你没事吧?她赶紧问道。

    我没事。

    真的?

    真的。

    女孩犹豫了一下,仰起天真无邪的一张脸,小声说道:可是你为什么在哭呀。

    他确实是眼里含泪,像琉璃珠子似的,剔透明亮,松开手就会在地上摔成碎片。

    如此脆弱,却反射出坚不可摧的光芒,任谁都不会轻易松手的。

    大哥哥愣住了,好像并没有发现自己在流泪,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流泪,有些茫然。

    娘亲叮嘱过,说话不能太直白。女孩看见他那副模样,忽然觉得好像做错了什么事情,慌乱地摆了摆手,对不起对不起!是不是我

    好看的大哥哥摇摇头,摸了摸她的发顶。

    他张开口,想要说点什么,又听见了其他的动静,便没有说话,就这么离开了。

    女孩莫名地感觉到了一丝熟悉。

    可她记忆中的姐姐已经很模糊了,其他人都说她眉眼很冷,很不近人情,但留在她回忆中的那张脸却总是带着笑,花似的灿烂。面前的分明是个男子,即使再怎么糊涂也不可能看错这个吧。女孩没有多想,低下头的时候才发现那个大哥哥没有把穗子拿走。

    她忘记他当时走的哪条路了,咬了咬牙,正要凭着直觉追上去的时候就看见娘亲气喘吁吁地从另一侧跑了过来。

    不是让你不要乱跑吗?娘亲温柔又不失严厉地斥责道。

    娘,我刚才遇到一个大哥哥。

    小女孩将手里的刀穗举起来给她看,可他把这个给我之后忘记拿走啦。

    然后她看见娘亲拿过她手里的刀穗,摆弄了一下上面剔透的珠子,看见上面的字之后,突然就抱住了她,也不说为什么,抱得紧紧的,痛哭出声。

    眼泪顺着女孩的衣领流了进去,她不知所措地转头看向娘亲手里的刀穗。

    珠子上面刻着一个卿字。

    他把那个殷卿卿当作护身符交由给他的刀穗就这么简简单单地送了出去。

    聂秋想,要是师姐知道了,应该也不会指责他。

    毕竟师姐一向护着他,既没有端着架子责骂过,也没有对他难以启齿的事情过多询问。

    更何况,那个女孩是她一直挂念的妹妹。

    聂秋听见身后的哭声,却没有回头,心脏明明是钝痛的,却又好像释然了一般。

    死去的人不会再回来,而生者还是在浮世挣扎。

    就像师姐的家人,他和他们一样,即使再难过还是得咬着牙走下去。

    往后的漫长时间里,即使没有人再知晓沉云阁,他记得就好。

    回忆是刀锋或是良药,是苦或是甜,想忘记还是铭记,都由他自己选择了。

    他将手放在胸口处,能够清晰地感觉到皮肉下的心脏正在用力地跳动着。

    咚。

    咚,咚。

    它正高喊着,用震耳欲聋的声音告诉他,你正活着。

    伴随着你好几年的仇恨和梦魇已经都烟消云散,你如今正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呼吸着。

    咚,咚,咚。

    鼓杵一下接着一下地敲击着巨大的鼓,牛皮制成的鼓面像水纹似的震颤,雄浑有力的鼓声直达天际,敲碎了风声,浮云散尽,露出背后的明亮而刺眼的旭日。

    聂秋拨动紫檀珠子的手指始终没有停下来过。

    一切早就过去了,即使他再怀念,真正回想一遍之后,怀念也只是怀念而已。

    而师父和师姐,他们也不会想看见自己沉溺于回忆之中的。

    每次回忆沉云阁的那几年,当含霜刀和饮火刀静悄悄躺在角落处的那一幕出现时,聂秋就像是被人唤醒一般的从回忆中脱离,而往后经历的那些也没有什么可以挽留住他的,所以他即使是害怕自己难以从记忆的泥沼中回到现实,那也只是杞人忧天罢了,这样的事情其实根本不可能发生在他的身上。

    聂秋抬起眼睛略略一扫。

    聂迟在不远处看着,脸上是掩不住的得意和自豪,有人在向他敬酒,他也照单全收。戚潜渊沉下视线,不知道是在想什么,孟求泽站在他身旁,嘴角带着笑,没有丝毫动摇,是张无可挑剔的面具。皇帝的神色有些疲倦了,眉宇间带着股严厉,他视线所过之处,没有人敢碰上这个病恹恹的狮子的眼睛,都低下了头。老祭司拿出了十二分精神去监督祭天大典的流程,没有余力去顾及跪坐在软垫上,心思却已经飞到八丈远的新祭司。

    他忽然觉得好笑。

    实际上,这等严肃的场面里,没有什么事情是可笑的。

    可聂秋就是忍不住掩唇笑了笑,眉眼舒展,是一片平和自然。

    其实不用等,早就有答案了。

    从他离开的那个无光的夜晚时,从他离开落满积雪的陵山时,从他郑重地把刀穗交到殷卿卿的妹妹手上时,从他死在邀仙台之后,在望山客栈的屋檐上坐了一晚上时一切就已经水落石出,昭然若揭,根本不需要再给他留时间去思考。

    竟然去对抗天道。

    只是去对抗天道。

    和以往的种种事情相比,天道算不得什么。

    虚耗当时说:我会给你时间考虑的。要是你不答应,我也不会为难你,毕竟他们几个都认可了你是步家的一份子。要是你想要答应,随时都可以告诉我。

    聂秋捏住珠串的手微微用力,细细的串绳被他从中掐断,紫檀木做成的珠子摇摇欲坠,要是落在地面上,那种细微清脆的声音会被鼓声掩盖的,其他人根本听不见但他还是用掌心接住了那些圆润光亮的珠子,握在了掌心中。

    他说道:不用考虑,我答应。

    袖中的铜铃一震,好像虚耗也被他这样爽快的回复给震惊到了,半天没有吭声。

    从重生之后,聂秋就知道,他往后的生活是要为了自己而过的。

    这样莽撞的勇气,是他十五六岁时才能有的。

    聂秋又想,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活了一辈子,无论是欠谁的都已经还干净了。

    他沉于浮世中,不再是以前那个幼稚天真,脑子里只有美好景象的聂秋了。

    他手染鲜血,心如死灰,不肯轻信旁人。

    如果遇见了从前的自己,聂秋肯定会毫不留情地说上一个傻字。但是他又确确实实地羡慕曾经的自己拥有的那份毫不犹豫的赤诚,勇敢无畏,即使前方是裂谷断崖,是野兽蛰伏的丛林,他也不会犹豫,该走的就走。

    因为他知道身后有沉云阁,有师父师姐,还有其他人。

    后来就不敢走了,因为会庇护他,会包容他的人都纷纷离开了。

    以往的多年时光中,聂秋以为他再也找不回原来的那份滚烫的鲜血了。

    可是

    聂秋将三十颗檀木珠子紧紧地握在掌心中。

    他其实从来就没有变过。

    他走的路子和李寒山根本就不一样。

    说是江山此夜寒,他身体里滚烫的血在沉云阁覆灭的那一夜就凉得彻底,血是冷了,眼神是冷的,那颗心其实还是热的,只不过裹在了厚厚的一层冰底下,岩浆一样缓缓流动。

    说是杀性重,离经叛道,他还是动作温柔地摸了摸师姐的妹妹的头顶,将刀穗给了她,离开的时候眼里浮动着泪光,根本就不似他所说的那样狠心。遇见街边乞讨的人,也会记着师父师姐的话,其实根本不觉得自己做的什么好事,下意识地就会往里面放上点银两。

    如果不是因为三壶月出世,聂秋成为正道表率,做了替罪羊,往后的一切都会不同。

    十五六岁的聂秋,该做的就会去做。

    不会因为面对的是所谓的天道而心生退意。

    要是有人说,你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大抵是带着嘲笑的意思,可聂秋当下所缺的恰巧是这份莽撞的勇敢,他要活得鲜活,活得生动,就得抛下所有无谓的负担,拿一个真实的、完完整整的自己去面对将来。

    如见旧人。

    见的是自己。

    就像虚耗所说的,他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他的清清白白,也不需要故作虔诚。

    于是聂秋又很轻地笑了一声,重复道:我答应。

    我说过,挡在我面前的,无论是什么,我都以手中含霜斩断,即使是天道也亦然。

    天道不灭,我心难消。

    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聂秋。

    天道有意清除世上的天相师,而他天生卦象特殊,许多道士和天相师都说过他适合此道想想霞雁城的那个男童吧,天道不可能会轻易放过他的。至于聂秋为什么好好地活了这么多年,大概是因为聂迟不让他碰这方面的东西,所以天道才转移了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