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明月席地而坐(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152)

分卷(152)

    玩笑也该有说完的时候,虚假的情愫总有连他自己也骗过的那天,他想。

    说实话,强行将理智剥离出来的瞬间是痛的,但那毕竟只是瞬间的事情,方岐生平复着呼吸,转过身去,像是在寻求什么依附似的,左手的拇指在右手虎口处摩挲了一下。

    聂秋瞥见他下意识的动作,目光微微一凝,笑意淡去,取而代之的是若有所思的神色。

    方岐生整理好情绪,重新看向了聂秋,带着恰当的亲近感,提议道:这一路上的奔波应该已经让你疲惫不堪了,今天晚上就好好休息一下吧,至于其他事情,我之后再讲给你听。

    没关系。聂秋笑了一声,回应道,我也很好奇,你当初为什么想一个人来找黄盛。

    因为,不止是黄盛,连我也对你有所怀疑。他很坦诚,一边说出手中的线索,一边观察着聂秋的表情,不放过任何细节,这里的人信奉一位名为白玄的神君,为他雕刻了一座潜藏在地底的神像,这件事说起来很荒唐,事实上,那座神像的相貌和你分毫不差。

    听到方岐生和黄盛的怀疑,聂秋的情绪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起伏。

    直到白玄这两个字脱口而出之时,他面上的神色才骤然变得复杂起来。

    你的意思是,他和我

    是的。方岐生说道,完全是依照你的模样雕刻出来的。

    紧接着,他又抛出了另一个事实:然而,我听说这座神像早在百年前就已存在此处了。

    聂秋总算是明白田挽烟所说的那句我在那些昏沉的梦境中见到的正是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了。那些神像占据了她每一个安稳的夜晚,除了邀仙台下的那一座,她还看见了有聂秋长相的神像,宛如噩梦的预言不断将她逼至深渊,所以她才终于决定将一切告诉聂秋。

    不为人知的神藏在暗处,唯有通过虔诚信徒所雕刻的神像才能窥见他们的真容,那并非虚妄,而是真实,是打破虚妄的利刃,将所有扰乱记忆的阻碍都摧毁。

    这句诡异的、如同水底暗流般危险而神秘的话,在他脑海中一遍遍浮现,又消逝。

    长久的沉默过后,方岐生听到聂秋问:在见到神像的时候,你有感觉到异常吗?

    没有。魔教教主如此答道,除了那座神像太像你以外,其他地方倒没有什么异常。

    是这样啊。聂秋忽然放轻了声音,说道,我以为你会有种灵台清明的感觉,因为,你不是不久前才和我说过吗,这里有个传说,昆仑的神像可以打破迷障,让人窥见真相。

    兴许只是杜撰出来的罢了,这座神像并不似传言中那般神奇。方岐生说,只不过,神像的长相和你一样,我想这应该不是巧合能够解释的。你对白玄这个名字有什么印象吗?

    嗯,我确实有一点印象,但是,等我亲眼确认过神像之后再说出猜想也不迟。

    聂秋将手指抵在下唇,露出兴致盎然的神色,方岐生甚至从他眉眼间看出几分狡黠,且不论是不是巧合,既然我和当地人所信奉的神君相貌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如果他们看见我,应该会误以为是神迹降临世间吧?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显而易见了。

    不论我问什么,他们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生生,你是不是也这么想的?

    方岐生不知道聂秋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说他只是想和自己商量一下对策也好,说他是看出了自己叫他来的缘由也罢,若是前者,聂秋的眼神不该如此深沉,若是后者,聂秋的态度不该如此从容他想起了他们曾经无数次的博弈,就是像现在这般互相试探。

    没有愤怒,也没有难过。

    之前就说过了,魔教里没有一个是正常人。

    方岐生只觉得血液都变得滚烫起来,别说是情绪低落了,他甚至是想笑,那种棋逢敌手的畅快感,不是一言两语就能够形容的,或许只有彻彻底底的疯子才能够明白。

    他面前的这个人,不是虚像,确确实实的,是他所认识的那个难缠的、强劲的宿敌。

    聂秋是不是发现了不对劲?他是从什么时候看出来的?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他说的哪些是真话,又有哪些是假话?他看起来风轻云淡,是否已经在心中谋划好了棋局的每一步?

    没错,这才是他们应该有的关系,仿佛在刀刃上行走,稍有不慎就变得血肉模糊。

    看来我们不谋而合了。方岐生双手抱胸,头一次念出这个陌生的称呼,右护法。

    聂秋翻过手腕,做了个手势,示意道:那么,能否请方教主带路?

    他们不像是要去探寻传说背后的秘密,更像是要去将跌宕的故事演得更加危险混乱。

    不远处的黄盛露出了你们又准备整出什么幺蛾子的表情,他之前在看到方岐生抬手摸脸的那一瞬就错开了视线,盯着那头在空中翱翔的鹰看了半天,结果这两个人啊,也就十多天没见面吧,搞得跟生离死别一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欲言又止,眼神深沉晦涩。

    他完全不准备给方岐生面子,嗤笑一声,说道:你不会以为方岐生认识路吧?

    聂秋实在没想到这一点,顿时觉得氛围正朝着奇怪的方向发展,一去不复返。

    显然,方岐生已经习惯了黄盛时不时的冷言冷语,即使他太不会看气氛,方岐生仍然是那副游刃有余的样子,食指在臂弯间轻轻一敲,迈步朝黄盛走去,手臂随意地搭在他的肩膀上,黄盛皱起眉头,还没来得及有所反应,方岐生就凑近他耳边,用轻巧的语气说了一句话。

    师父给你留的玛瑙,你还乖乖地戴在脖子上的吧?他的语气难得带上了一点笑,却并非是戏谑的,那其中潜藏的恶意和危险只有黄盛才能知道,身为师兄,我就不对你的那些人尽皆知的小心思做出评价了,我和聂秋之间的事情,希望你以后永远不要插手。

    聂秋不知道方岐生说了什么话,竟然能够让黄盛在霎时间变了脸色。

    他向来是可以气得黄盛变了脸色,但是黄盛现在表现出的反应明显是惊慌。

    方岐生,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的?这么多年,你竟然一直装作毫不知情黄盛咬了咬牙,只感觉浑身冰凉,他倒是想像以前那样干脆和方岐生打一架,但是前几天方岐生表现出来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他贸然动手只是纯粹的莽撞,这点他还是很清楚的。

    放心,现在应该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方岐生甚至没有看黄盛一眼,放缓了声音,根本不像是威胁人,更像是体贴的忠告,你的这些话,不必和我说,等以后找到师父再说。

    然后,他直起身子,有些轻蔑地说道:还有,你不会以为我找不到暗道吧?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205 08:23:50~20210207 20:54: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冬至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冬至 3个;白露生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冬至 27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3章 、鹿面

    镇昆仑, 守玉楼。

    这座潜藏在黑暗深处的神像,名为白玄。

    当地的居民用生涩难懂的语言说着,好像是在咏唱神迹, 他们说,这位神君是通往琼楼十二座的门,是手持镣铐的处刑者, 是使流水溯流而上的呼啸狂风,余晖也可使月光黯然失色黄盛转述的时候,眉头皱得很紧, 似乎想到他们近乎癫狂的神情都让他觉得不适。

    聂秋暗暗想到, 同时, 他也是玄圃堂的领主,而常锦煜就是被关在了那里。

    天道极力隐瞒的,为此不惜痛下狠手的,正是简简单单的玄圃堂, 白玄五个字。

    离真相越近,离危险越近, 聂秋的心却反而沉沉地坠了下去。

    那是一种奇异的安心感,和之前的抗拒、恐惧, 全然不同, 犹如倦鸟归巢,游鱼渴水, 他像触碰到了夜晚的寂静,所有喧哗都逐渐褪去, 将一席如瀑的月光放进他手中。

    即使方岐生说,他所追逐的真相,那位白玄神君, 和他的相貌分毫不差聂秋也只是有片刻的惊讶,随即便觉得这是意料之中的,理所当然的事情,它将所有的线索都串在了一起,无声地,将三壶月,将珺瑶仙子,将昆仑,卦象,神像,所有缺口都填补完整。

    听说那位神君的神情总是淡漠的,将世间万物都视作尘埃,近乎傲慢,也近乎轻蔑。

    踏入这个被所有人遗忘的偏僻村庄之前,聂秋将方岐生和黄盛的叮嘱,在心中又仔细咀嚼了一遍,抹平衣襟上的皱褶,缓慢地吸进一口冷气,又缓慢地吐出来,将笑意收敛,脸上的神色也淡了下来,然后,他解下腰间的含霜,小心藏在一处角落,迈步走了进去。

    当所有恍惚的、懒散的视线被吸引过来之时,空气仿佛有一瞬间凝结。

    小孩儿笑嘻嘻地拉着长辈的袖口,说神像活过来了;头发斑白的老者沉默不语,昏沉的睡意一扫而空,露出了欣喜若狂的神色;妇人捧着一卷刚织好的绸缎,柔软顺滑的绸缎从手中脱落,沿着田埂铺开绵延的靛色画卷,她却浑然不觉一般,只是愣愣地看着。

    这一幕落在聂秋等人眼中,却显得格外诡异。

    即使是最懵懂的孩童,即使是沉默的老者,即使是出神的妇人,在看到他们世代供奉的神明,活生生地站在他们的面前时,比起惊讶,他们更像是终于等到了应当发生的事情。

    聂秋感觉到他们的视线死死地锁在自己身上,几乎要将他烧出无数的洞来。

    沉寂之后,低语声犹如杂草,疯狂生长、蔓延,很快就传遍了这个不大的村庄。

    原本紧闭的窗棂半敞,探出一双双眼睛,这时候聂秋才发现这里竟然有这么多的人。

    他们没有祝词,没有用于祈福的话,也没有跪服,而是在静默中做了个奇怪的手势,右手按在眉心,左手抵在咽喉,以此来表示尊敬,为首的那名中年人上前一步,用沙哑低沉的声音,念出一句话,音调很怪,比起常用的官话来说,更像是猛兽低语时的呜咽。

    聂秋神色冷淡地听完了,长袖轻拂,开口夺过了话语权:听说你们造了一尊雕像。

    也幸好白玄神君的性情如此,即使他没有听懂这些人的话,也能够对他们熟视无睹,先将自己的要求提出来,将局势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后的计划就能顺利地进行了。

    中年人自然不敢忤逆,甚至带着点炫耀的意味,手一挥,领着聂秋向地窖走去。

    聂秋特地依照方岐生所说的,选择在靠近地窖的位置出现,就是为了防止和这群人接触太久,言多必失,即使他们看起来并不算聪明,时间一长却也容易露馅。

    此时,躲在暗处的方岐生斜过视线,看了黄盛一眼,大意是他们说了什么。

    神君,那张鹿角面具自从使者交给我们之后,我们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到现在。

    黄盛磕磕绊绊地重复那个中年人的话,比起给方岐生解释,他更像是在自言自语,越往下说,他脸上的神色就变得更加凝重,到后来甚至带着点惊惶的神色,不敢置信似的。

    他们口中的鹿面难道是神像手中的那张面具?那些荒唐的神话难道是真实存在的吗?

    方岐生比黄盛更想问这个问题。最麻烦的是,他掌握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尤其是关于这些不知何时渗透了他所有经历的神话故事,什么昆仑,什么白玄神君,他是从来不信的,如今却一股脑地朝他涌来,现在还要直接告诉他,所有的神话都并非简单的故事吗?

    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信息:那位使者,到底是什么人,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无数信息充斥了脑海,方岐生定了定神,使情绪冷静下来,然后将那些古怪的、他暂时还无法理解的线索抛掷脑后,只凭借全然的直觉去仔细思考,得出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那张鹿角面具,不论它代表着什么,又将给他们带来什么,他们都必须将它拿到手。

    他和黄盛对视一眼,不出意外的,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答案。

    他们几乎是同时起身,黄盛大概还是耿耿于怀,不想和方岐生并肩而行,所以故意加快了脚步,两道寒鸦般的黑影掠过逐渐褪去的夕阳,一前一后,很快跟上了那群人的步伐。

    地窖狭窄,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跟着进去,大部分人都在外面等候,只有领头的那位中年人,还有七八个年龄各不相同的人,将聂秋簇拥在中间,打开了地窖的铁栅栏。

    其他人顿时惊愕地睁大了双眼,看了看聂秋,又很快露出了然的神色,没有多言。

    甬道内的积水已经干涸,只剩薄薄的一层泥土,透着湿润的深色,兴许是神君不喜衣袂沾到水,他早已察觉到这一点,所以才提前施了仙术,使积水干涸,如此便可来去自如。

    至少这群当地村民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什么都没有说,只觉得是正常的事情。

    事实上,这是唐琢做的至于如何做到的,那就是另一个不算短暂的复杂故事了。

    为了将聂秋塑造成那位高高在上、不染纤尘的神君,方岐生等人可谓是煞费苦心。

    当神像终于映入眼帘时,聂秋还是有片刻的怔忡。

    这么一尊巨大的、圣洁的神像,竟然藏在阴暗潮湿的地底,一藏就是百年。

    他看着那张和自己完全一样的面庞,觉得熟悉,又觉得陌生,像是在对镜而照,镜中映出的明明是自己,看起来却又不是自己,而是另一个,和他截然不同的人。

    这就是白玄神君,聂秋心想,这就是解开所有疑问的答案,是门,是锁,也是钥匙。

    如果说这是一切的开端,也是结局,那么门的另一端就是那座隐于云雾中的昆仑。

    聂秋迫使自己的视线从神像上挪开,催促着,重新放回那群用期盼的目光看着他的村民身上,他伸手碰了碰神像欲触花蕊的手指,指腹下确确实实是冰冷的温度,告诉他,这是石头雕刻而成的,并不是真的,于是他那最后半点眷恋也消失殆尽,清嗓开腔。

    没想到你们竟然能做到这种地步。神君居高临下地说着,语气中难得带上了赞许,并不是很明显,他的声音还是毫无波澜,却已经能使虔诚的信徒激动起来了。

    随即,神君按了按眉心,问道:吾沉睡已久,光阴如梭,世事变迁,吾早已忘却今夕是何年,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如今距离上一次昆仑洞开,大约过了多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