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明月席地而坐(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189)

分卷(189)

    帝君下了死令,若有神仙误入歧途,便会被这天庭诸仙围剿。

    所以,有想要借此逃往人间的,有想要借此取走古藤上凝聚的邪气的,无论是前者或是后者,总归那些被邪气冲昏了头脑的神仙,都像是受到什么引导一般,往昆仑奔逃。

    紧接着,在阆风仙君之后,帝君又在昆仑山上设立了玄圃仙君一职。

    善恶,由玄圃仙君来裁断,由他手持镣铐,由他手握沾满鲜血的刀,他来成为处刑者。

    玄圃仙君常年与污秽之物接触,为了防止他沾染邪气,帝君挑了那位从开天之际就存于世的利刃作为束缚他的镣铐尽管无人提及,不过所有神仙都明白,这天宫中,虽然破军星君已是无人能敌,可若是那柄兵器想动真格,破军星君大抵在他手底下走不过百招。

    实际上,三青是明白的,昆仑仙君和玄圃仙君,理应是互相制衡的关系。

    正是因为昆仑仙君的实力登峰造极,被邪气所吞噬后,所造成的影响就越恐怖,帝君正是忧虑这一点,所以才将他安排到了昆仑仙山,也好让玄圃仙君时时刻刻监视他的行踪。

    为什么古藤如此重要,昆仑却只有三位仙君?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

    古藤并不是众仙想象中的,能够净化天地邪气的神圣之物,恰恰相反,它吸收邪气,是因为它本来就是孕育在邪气中的生灵,许多定力稍逊的神仙,只需要一眼,就会堕入深渊。

    所以它必须要留在昆仑,留在这个天界灵气最充沛的地方。

    就连三青仙君自己,都不敢保证,他看见那株古藤后会不会因为一念之差而堕魔。

    没错,堕魔。所谓的仙,和所谓的魔,其实根本就无法分离,在他们眼里,这就和凤凰、麒麟这些词一样,凤与凰是同类,麒与麟是同类,而仙与魔,归根结底也是一样的。

    每当出现新生的神仙时,西王母便编织命格,将邪气渡往昆仑,理应是如此的,而三青之所以要说大部分神仙身上的邪气都系于古藤,是因为,那位九殿下就是个例外。

    他的邪气与灵气相连,无法斩断,所以帝君才会耗费了心血,炼镜,令他随身携带。

    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玄秀仙君的灵力越发深厚,连那面镜子都只能勉强令他保持理智,邪气时时刻刻妄图吞噬他的神魂,他向来是笑盈盈的,近来却萎靡不振,愁容满面。

    除了九殿下之外,漫天星宿,那数百名星君的命格相连,由破军统领,与昆仑无关。

    三青想着,皱着眉头问道:玄圃仙君,你确定徐阆可以胜任阆风仙君一职吗?

    尽管天界平静了太久,许多神仙都已经习惯了这种平静,但也有一些目光仍然死死地粘在阆风仙君的身上,这也是西王母令他盛情邀请徐阆参加宴席的原因,三青想,阆风仙君一职实在太过重要,稍有差池,便会引得天界动乱,他不了解徐阆,故而心里有些忧虑。

    白玄说:他可以。

    既然他这么说了,三青听罢,颔首示意,便不再叨扰白玄,穿过阵法,落在了阆风岑。

    一眼望去,裹着银霜的草木葳蕤,明显和玄圃堂、昆仑宫都不同,即使大雪如鹅毛,这阆风岑中却仍有一股鲜活的生机,三青踏过蜿蜒的石子路,道路的尽头,一树繁花在冬日里开得压弯了枝头,身着青衣的阆风仙君就坐在门前,手里抱着个暖炉,睡得昏沉。

    他披着厚厚的外袍,整张脸都快缩进毛绒绒的领口中,袍角落了一截在地上,枝头的繁花被冰雪压得向下坠,纷纷扬扬,埋进他衣袍的皱褶里,拓成一弯弯逶迤的山川河流。

    阆风仙君。三青轻声唤道,走过去,登上石阶,徐阆还没醒,于是他弯下身子,感觉到怀中的暖炉仍有余温,徐阆是穿了好几件儿衣服,生怕被冻着似的,这么怕冷吗?徐阆的脑袋逐渐偏离了椅背,往下沉去,三青眼睁睁看着他猛然醒过来,躲闪不及,被他的头撞了一下,牙齿一合,舌尖被咬得渗出了血,一股腥甜的气息霎时在口中弥漫开来。

    三青捂住唇齿,徐阆捂着脑袋,皆是倒吸一口冷气,场面端的是有几分尴尬。

    本来该是三青更疼,徐阆却神情恍惚地缓了很久,再次看向三青时,他眼神复杂,目光在他下颚处流连,虽然赶紧对这位仙君道了歉,但徐阆仍然很好奇他的骨头怎么能这么硬。

    三青仙君摆了摆手,袖中的铃铛随着他的动作响了起来,叮叮当当,清脆悦耳,敲起一片风雪,他俯身接住那个从徐阆的臂弯中滑出来的暖炉,问道:阆风仙君既然如此怕冷,为何还要坐在门前?是早就知道我要来,还是想趁着清闲的时候观赏这山中景色?

    两者兼有。徐阆从三青手里接过褪去热气的暖炉,说道,此前我在日神那里听说了宴席的事情,上次我不是腾不出时间么,就想着这次仙君大概会来邀请我,看来我没猜错。

    三青很轻地笑了,从袖中取出一枚玉髓,递给徐阆,我此次前来,确实是为的这个。

    他想了想,还是没忍住,多管了闲事,等徐阆将那枚玉髓翻来覆去地摆弄了一会儿后,斟酌着用词,开口问道:仙君近来有没有觉得玄圃仙君哪里不太对劲?

    徐阆的心猛地一跳,立刻记起武筝的那句若是白玄也陷入癫狂,就将由这天庭诸仙来处刑他,又念及三青仙君是西王母膝下的使者,便顺理成章地对白玄起了恻隐之心,一边打着哈哈,试图将这个话题糊弄过去,一边下定了决心,要去找白玄问个明白。

    至于武筝要他尽量不要接触白玄,徐阆想,实在不行,他就去求梁昆吾跟他一起去。

    作者有话要说:  江西民间传说:

    相传西王母第九子玄秀真人飞跨白鹤,翩翩而至,筑坛山上,镌有以祭灵仙四个大字,前人诗赞:共说西王母,有子跨鹤来。山深藏窈霭,林静长莓苔。丹灶泥封旧,元坛劫木灰。莫云仙迹幻,咫尺有蓬莱。

    第256章 、星宿

    临行前, 徐阆问三青,此次宴席邀请了哪些神仙。

    帝君与西王母近日抽不开身,所以没办法趁此机会见见你。

    徐阆松了口气, 心中庆幸这两位象征着天庭的神仙没什么时间来应付他, 否则,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们,虽说他是有那么一点想亲眼见到这两个神仙,不过, 为了他的安全着想, 为了白玄和梁昆吾的那些计划不暴露, 他还是决定将心里的好奇压了下去。

    他们虽然不会来,不过,九殿下近来心情不佳,正好听说有宴席, 他便想来散散心。

    九殿下。徐阆的脑子缓慢地转着, 他记得是叫玄秀来着,白玄以前和他讲过。

    日神远渡蓬莱, 月侍向来不喜欢在这个时节出门, 若非必要,他是不愿意来的。

    徐阆顿时有些惆怅,武筝和柳南辞, 一个有事, 一个冬眠, 他为数不多能称得上友人的两位神仙都不出面,至于其他神仙,他虽然看着眼熟,也能喊出名字, 但总觉得拘谨。

    而白玄,还有梁昆吾,他们两个自然不会跟去,三青上回都说了,他是专程来邀请徐阆的,如果那两个神仙非要跟去,反而会显得奇怪,毕竟徐阆又不是连出门都困难的小孩儿。

    不过,破军星君和他麾下的一些将领会来。三青继续说道,你此前见过他们吗?

    这天上的神仙也太闲了,隔三岔五就搞什么宴席。徐阆皱着眉头想,他倒是想要避开这位破军星君,前段时间武筝才和他提过,说这位神仙就是块儿咬到嘴里能将牙齿冻得刺痛的冰这描述实在很奇怪,总之,武筝弯弯绕绕说了半天,大概意思就是让徐阆别接触他。

    要是你有个关系不错的友人,他某日告诉你,他和你的仇敌相谈甚欢,任谁也不会开心的,武筝本来就和破军星君不对付,所以,她这番话,徐阆半信半疑,但还是听进去了。

    不论出于哪方面的考虑,徐阆都想避开这位盛气凌人的星君。

    他又将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句俗话在唇齿间嚼了一遍,宽慰着自己,反正这次也躲不过去了,再如何不愿意,他也只能接受了,不然,还能怎么样呢?

    不曾见过。徐阆老实地回答了,紧接着抛出了问题,三青仙君觉得他们好相处吗?

    我想,我不太好随意评价他人。三青不动声色地绕过了这个话题,只是说,不过,据我所知,破军星君是个极为护短的性子,他与他麾下的那些星君关系融洽,鲜少有分歧。

    徐阆点了点头,没有再不知趣地问下去。

    天宫浩大,然而对于神仙来说,千里不过一瞬。

    他点燃一枚符箓,忍着眩晕的感觉,等到悬在胸口处的结晶散发出些微的凉意,那种不适感才褪去了许多,徐阆想,尽管他并没有直接体会到这枚结晶遮掩气息的作用,但是,至少它确实在很多时候帮助了他,每每念及此处,徐阆心中都会对楚琅升起一阵惋惜。

    毕竟,他住进阆风岑,用的是楚琅曾经用过的东西,住的是楚琅曾经住过的地方,全然是鸠占鹊巢,只要是有半点良知的人,大概都会有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愧疚吧。

    白玄和徐阆说过,神仙死后,会化为人间一场晴天里的骤雨,或是化为那一座座绵延不绝的青山,又或是化为时而湍急时而潺湲的河流,总归会在静默中等待着一切的结束。

    凡人死后,就是死了,转世投胎,将前世的记忆都忘却。

    可神仙却将永久地矗立在时光长河中,这得有多孤单啊。

    如果是楚琅的话,徐阆揣测,她大抵会化作一座草木葱郁的山峰。

    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三青将好似垂天之云的翅膀合拢,轻飘飘地落在岛屿上,这座岛屿悬在空中,远远看去,如同白绸银缎的溪流在岛屿周围浮动,又有云雾翻涌,似涨潮退潮的海水,水花都凝聚成万匹奔腾的骏马,踏着蹄子,发出的却是近乎于无的细微声响。

    徐阆赶紧令指缝间的那枚符箓随风散去,身形缓缓地下坠,也落在了岛上。

    他眼见着那双翅膀扑棱着,羽尖轻轻地晃动,在三青的背脊处收拢,流光游走,泛着浅青色光芒的羽毛看起来柔软顺滑,尤其是翅根处的绒毛,细小又蓬松,徐阆强忍着去碰的念头,背过手去,等三青终于将他那对扰人的翅膀收起来之后,心里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徐阆承认,他确实是有偏袒之心的,说实话,大多凡人都有所偏好,喜欢毛绒绒的小动物,比如猫猫狗狗,或者鸟禽,不喜欢滑溜溜的、冰冷的动物,比如蛇,比如蝎子,兴许也有人喜欢后者,不过徐阆可以肯定地说,他绝对不在其中,而且这辈子可能都无法理解。

    看到柳南辞的真身,他只想逃跑,看到三青的翅膀,他只想薅一把,这就是不同。

    至于狐狸,徐阆心想,他还不敢有这种小心思。

    三青对身后奇怪的目光毫无察觉,他的视线略略一扫,很快就看见了不远处的身影。

    阆风仙君,我来为你介绍一下。三青仙君侧过身,轻声说道,那位便是九殿下。

    徐阆乖乖地上前一步,小心地观察着他从无数神仙口中听到过的那位玄秀仙君。他一身月白色的衣裳,长发妥帖地束在脑后,用缀了繁复花纹的簪子固定,鬓角处垂着几缕长发,顺着微敞的衣襟滑进去,藕断丝连地挂了几根在肩头,随着他掬水的动作微微磨蹭。

    在他的胸口处,经由绳扣所系,悬着一面不大不小的方镜,镜子边缘处镶着一圈银色的边框,上下宽厚,左右细薄,上纹日月交辉,星辰翻覆,下纹簇锦繁花,飞禽走兽,又有江河湖海,重峦叠嶂,四方位处向内凸出四角,不难看出,那上面的图案分别对应着四方神兽。

    那面镜中,起先倒映着并不刺眼的白光,片刻后,星星点点的白光散去,显出一座云烟缭绕的巍峨山峰,即又崩裂散开,化为几只鹤,朝着凸起的那四角方位处飞去,渐渐消散。

    徐阆听说过那个传说,西王母第九子玄秀仙君悄然而至,飞踏白鹤,筑坛山间。

    而这方镜,大约就是东华帝君耗费心血,为这位九殿下所炼的四方开天镜。

    玄秀仙君收回拨弄流水的手,侧眸看向三青和徐阆,忽地露出点笑意,他眉目间仍有一股难解的苦闷,在这一瞬间似乎都算不上什么,徐阆记起初春时节沾染了晨雾的枝叶,天光乍破,便显出粼粼的波光,温柔婉转,以此来形容他唇边的浅笑,大概是最合适不过的。

    三青敛眸,恭恭敬敬地行礼,正欲唤他九殿下,那个九字还未出口,却觉得喉间一阵堵塞,半个字音都吐不出来,他顿时明白这是玄秀贪玩的心思作祟,使的小技俩。

    九殿下拂袖起身,仪态从容端正,缓步走到徐阆面前,问道:阁下便是阆风仙君吗?

    徐阆行了礼,答道:我名为徐阆。此前一直不曾拜见九殿下,实在是有失礼数。

    身旁的三青仙君半天没说话,徐阆心里觉得奇怪,可这位殿下就站在他面前,如果他想偷偷瞥三青一眼,肯定会被当场逮住的,即使玄秀好相处,万一被抓到把柄就麻烦了。

    玄秀目光坦然,打量了一下徐阆,很快又收回视线,没让他感觉到不适,不知是不是徐阆的错觉,他总觉得玄秀的眼中忽然多了几分兴味,还未等他细想,玄秀便悠悠开了口。

    玄圃仙君如此担忧阆风仙君么,竟然将自己的真名印在你肩头?他笑着,说道,虽然这么说有点失礼,不过,我向来是以为,没有哪个神仙会愿意在身上印着别人的名讳。

    徐阆意识到他说的真名,便是白玄当时在他肩膀处留下的那个奇怪的图案。他起先在想,九殿下是如何看出来的,然后又想,这话是不是把他和白玄都揶揄了一番,最后又觉得心中苦涩,很想说一句,不是他愿不愿意的问题,如果可以,他也不想留着这玩意儿。

    他摸了摸鼻尖,生硬地跟着玄秀笑了两声,并未回答他这个问题。

    不过,玄秀好像也没打算从徐阆口中知道点什么,他眸光微动,看向徐阆身后。

    徐阆顺着九殿下的视线转过头去,就看见一身甲胄的将领,双手抱胸,也不知道在他身后站了多久,离得很近,他一回头就差点撞在这神仙胸口处的兽面上,险些一命呜呼。

    他连忙退了几步,拉开距离,这才将面前的神仙看清楚。

    这位将领,面似冠玉,目若朗星,皎皎如同寒珠冷玉,此时正低头看他,神态孤傲冷淡,好像没什么能入他的眼,身着坚实甲胄,胸口处卧着一头银甲制的睚眦,瞪大了眼睛,张开血盆大口,凶狠又狂妄,裙带衣角处皆有星宿纹饰,缓缓地游动,就像晴朗的夜晚遥望天际时的景象,那一颗颗星辰,接二连三地亮起来,以北斗七星之尾破军的光芒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