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明月席地而坐(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205)

分卷(205)

    算过了,师弟挠了挠后脑勺,说,卦象显示,是大旱,百姓们的日子兴许不好过了。

    说罢,他见面前的青年额上虽然有一层薄汗,这么一路走过来,身上也没有打湿,还是清清爽爽的模样,很是羡慕,便说道:师兄才好呢,阴风绕身,这暑气怕是很难侵扰你。

    青年晃了晃袖中的那枚铜铃,笑道:若是你对遣鬼有兴趣,想先搁下卜卦一术,师兄倒也不是不可以指点指点你,至于铜铃,你想要,等我回去之后也可以再拿一个给你。

    田师弟连连摆手,说道:修习一事,贵在精,不在泛,我学好卜卦这一门就好了。不过,师兄既然有这番好意,那我也不好拒绝,要是师兄允许,我以后可以去师兄那里卜卦。

    你这些话莫不是从师父那里偷学的?青年说道,可以。若你要来,提前说一声。

    既然已经敲定,田师弟便向师兄道了别,心满意足地抱着他的木桶下山去了。

    青年继续朝着山顶走去。田师弟方才提到了神女峰,于是他的心绪慢慢地游动,随之而去,想起以前发生过的一件事情:那确实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他们三人刚拜入师父门下,去了才知道原来连吃住的地方也没有,在这江湖中游荡了整整一个月,终于在这里驻足了。

    这一座不知名的山,站在山顶上,远远望去,隔岸便是那座远近闻名的神女峰。

    神女峰中的花开得尤为热烈,每至春夏,整座山都被斑斓的颜色覆盖,山中气候宜人,微风凉爽,秋冬之际也并不严寒,所以常有人在此处游玩,又因这峰峦高耸,上下长,左右窄,右侧的悬崖上盘桓着一棵参天的怪木,好似温婉姑娘伸出的藕臂,于是得名神女峰。

    师父那时在这里停留了很久,然后问他们,这座山峰叫什么。

    青年觉得奇怪,因为这一路上,青山或是绿水,无论多么偏僻,多么不起眼,师父都能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字,而且,每每经过之时,他都觉得师父的动作熟练得近乎寻常。

    可就这么一座他们都知晓名号的山,师父却不知道了。

    这座山被称为神女峰青年记得自己当时是这么回答的。

    然后师父立刻拍板敲定,随手指了座小山,说,好,我们以后就住这里了。

    想到这里时,青年已经走了很久了,山峰逐渐变得陡峭,他不得不拉住树木向他递出来的手,小心翼翼地将一部分.身体的重量放上去,这才感觉脚下的步子迈得更顺畅一些。

    又走了几步路,他听见树梢间悠悠地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步师弟?

    这山说大不算大,说小不算小,没想到师父还没见着,先将师兄和师弟都见到了,青年心里暗笑,停住了脚步,斜斜地倚在一棵碗口大小的树干上,喊道:大师兄。

    枝叶晃动,沙沙作响,一身玄衣的男子翻身落地,翩然似惊鸿,纵使这烈日几乎要将天地烧成荒芜,他身上却没有出汗,那滚烫的风对他而言就如同九月的秋风般凉爽,他手中还捏着一枚符箓,被称为大师兄的,姓青的冷峻年轻人走上前来,在青年的面前站定。

    我刚才去找了师父,他当时睡着了,这时候应该醒了。青师兄从怀里又摸出一枚一模一样的符箓,放进青年的手中,这符箓能避暑,我给师父、你和小师弟都做了一枚。

    青年没有推辞,道了谢,习以为常地收下了符箓,妥帖地放进了袖中。

    他想了想,开口说道:对了,师兄,过几日我和田师弟要下山,你有什么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给你带回来,师兄抽个时间列张单子给我就行了。

    这位师兄向来不喜欢与世人打交道,他时常隐于无光的暗处,只是冷眼旁观,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如同神话中的烛龙,衔烛执炬以明世,后又避尧日于幽都,不见天日。

    大概也是因为此种原因,青师兄的皮肤苍白冰冷,隐约可见血管,不似活人。

    好。师兄稍加思索,很快应了下来,我正要去找小师弟,你方才看见他了吗?

    他正被这烈日愁得直叹气,浑身都是汗,现在拿着木桶去山脚处打水了。青年笑着说道,如果他看见师兄的这枚符箓,肯定如获珍宝,非要向你答谢点什么东西不可。

    青师兄也跟着笑了笑,唇角却只勾起了一个极不明显的弧度,似笑非笑的,再衬上他这双幽深似裂谷的眸子,显出了几分阴恻恻的感觉他没有多做停留,很快便下山去了。

    先后告别了师弟和师兄,青年继续向前走去,有了那枚符箓,不止是暑气被隔绝,他的步伐变得很轻快,行走在这曲折陡峭的山上,如履平地,没过多久便攀上了山顶。

    放眼一看,悬崖边上果然坐着个人,面前还摆着一张桌案,半个身子都靠在了上面。

    如师兄所说,他刚醒,睡意朦胧,打着呵欠,手里拿着师兄自顾自留下来的那枚符箓,翻来覆去地看,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也没回头,只是将右手旁的酒杯往前推了推,青年注意到,杯中的酒还是满的,可见师父并没有喝酒,他又一看,桌案另一侧也放着个酒杯。

    可桌案的另一侧,什么人也没有,远远地望过去,只有那座静默的神女峰。

    杯中不止有酒,还盛着花瓣,随着微风拂过,在杯中上下沉浮,宛如灵动的游鱼。

    师父的头发散乱着,许是发带脱落,不知道被风吹到哪里去了,他胡乱拨了拨长发,将额前的碎发捋到耳后,这才露出一张不见衰老的脸来,问:这不是二徒弟吗,怎么了?

    青年一声不吭地在身上摸索了半晌,找出一根发带,走过去,熟练地从师父的手中将那些发丝解救出来,手指捏着发带挽出一个漂亮的结,将那头乱发束了起来,边说道:师父起先不知道神女峰的名号,如今却常与它对坐,我不明白,神女峰对师父而言很特别吗?

    师父眯起眼睛,温润的眸色敛去,取而代之的是睫毛垂下的阴影,他说:是故人。

    束好头发,青年主动坐在了师父的身侧,也望向那座山峰,问道:是怎样的故人?

    她似日出时分的罗刹古寺,似正午时分的万顷湖水,也似傍晚时分的沉静密林。师父说到这里的时候,见青年的表情略有疑惑,便笑道,没事,想不出来也没关系。

    他不再继续先前的话题,问道:你来寻我,是有什么事情要跟我说吗?

    青年见他不想提,也不多问,想了想,说道:我上回半夜途径师父的门前,瞥见屋内还有烛光,而且师父这几日都未曾看过我们三人修习的成果,想必是有什么要事在身吧?

    说起来,我确实很久没有看过你们修习了。不过,我上回就说过了,司符,司魂,司卦,这三门我都只是略通,而你们早就胜过了我,我已经没什么可教你们的了。师父将手中的符箓放下,说道,所谓师者,只需要引导你们走上道,之后的事情就归你们自己了。

    青年忽然感觉有点沉重,犹豫了片刻,又说道:可是,师父也知道,我们三人各有所长,符箓,遣鬼,卜卦,相差甚远,若是出师,只可能分道扬镳,从此各立门派。

    那也没什么。你们三个都身怀绝技,就该去做你们擅长的事,这天底下还有很多像你们这样的人,正等着你们找到他们,传授他们知识。师父说着,声音越来越低,到后来,几乎听不清,被风一吹就四散而去,而我,我也想从这之中寻到凡人可以走的那条路啊。

    青年没听清,什么?

    师父摇头,我有些累了。

    青年说:过几天我和田师弟要下山,师父如果要去,也可以借此机会休息一下。

    不了。意料之中,师父仍旧是婉拒了他的邀请,说道,我要回一趟家。

    第280章 、策动

    昆仑是邪气的源头, 连风都带着股血腥味,涌动着不详的气息。

    原本踏足此处的神仙就不多,如此一来, 更没有什么人敢靠近昆仑了。

    梁昆吾仍然在昆仑久久地停留, 偶尔离开昆仑,去蓬莱,也不过是为了相谈事宜,每至满月, 皎洁的月光洒满这座沉默的山脉, 映照出来的, 却是遍地的残肢断骸,斑斑血迹。

    时间一长,其他神仙也多多少少察觉到了什么,逐渐发觉梁昆吾和他们不同, 他不会被邪气所侵蚀, 在他体内肆意生长的,不是灵气, 而是某种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面对未知, 世上所有人都会心生胆怯,神仙也不例外原本梁昆吾的性情使然,寡言少语, 像块漆黑沉默的山石, 鲜少和别人交流, 又因为帝君以前就有意无意地将他往外推,他的实力摆在那里,还叫其他神仙发现了他的特别之处,所以其他神仙都刻意避开他。

    这昆仑几乎成了一座荒山, 只有被邪气侵蚀、失去理智的那些猛兽才会前来。

    不过,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所有神仙,还是有一两个例外。

    徐阆是不怕这些的,他心知自己面对的未知,是连神仙都无法解释的谜题,是深渊,是裂谷,是洪荒,是混沌,是比这天宫更悠久的存在,但是,这又怎么样?那几年时光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梁昆吾从未做过伤害他的事情,他很清楚,并且以后也不会做出那种事。

    而破军星君心高气盛,他向来如此,不会惧怕任何东西。

    几千年前,他单枪匹马踏入洪荒之际残余的裂缝,出来的时候,浑身上下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肉,然而他面色却不改,冷着一张脸,将夔首扔到地上,在外等候的星君们皆是奔过去想要搀扶住他,破军却摆了摆手,用那柄穷炱枪支撑身体,非要这么淌着血一步步走回去复命。

    也就是从那之后,破军便成为了东华帝君膝下统领星君的将领。

    他不懂什么叫畏惧,大抵除了那位帝君以外,再没有谁能叫他收敛了。

    其实破军星君踏足昆仑的理由很简单,他要寻回那些坠落凡间的星君,就绕不开昆仑。

    徐阆心想,破军因为种种事情,看他不顺眼,又因为梁昆吾压了他一头,所以也看梁昆吾不太顺眼,然而,如今的天界也毁得七七八八了,那些新仇旧恨再计较也没什么意义。

    尽管破军仍然看徐阆和梁昆吾不顺眼,却还是能够按捺住情绪,坐下来和他们商量。

    实在是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叫徐阆也不好意思起来,说话之前都要顾及破军的心情。

    回到邪气肆虐的昆仑,徐阆踏过一条条与往日全然不同的泥泞小径,穿过阆风岑,绕过玄圃堂,最终抵达了昆仑宫,放眼一望,梁昆吾和破军都在,腾出个空位,是给他留的。

    徐阆向他们打了个招呼,走过去,熟练地盘腿坐下来,顺手替自己沏了杯茶。

    像实力强盛到梁昆吾和破军这种程度,已经不需要进食,徐阆将茶杯递到唇边才发现壶中的热气早就消失得一干二净,其他两个人显然没有喝,只是把它放在这里当个摆设。

    他攀谈道:等了很久吗?不好意思啊,大徒弟刚好来找我,途中就耽搁了一下。

    破军星君的手指在桌案上敲了敲,没说话,徐阆注意到他脱下了那一身甲胄,换上了一身利落的服装,翘头银靴,长发高高束起,这么一看,倒是有几分侠客的感觉。

    梁昆吾擦拭刀刃的手停了下来,将视线放在徐阆身上,打量了片刻,方才颔首示意。

    徐阆猜测这两个人都不是善于交谈的性子,在他来之前,兴许都没开口,只是干坐着。

    想清楚之后,他清了清嗓子,说道:那我就先抛砖引玉吧。我收的那三位徒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有所造诣,我只不过是有意无意地点拨他们,他们很快就能通晓道理,并能够学以致用。到了后来,已经不是我在教他们,反而是他们指出我错误之处的时候更多。

    所以,久而久之,徐阆每至深夜才能睡下,他琢磨那些生涩难懂的东西,有时候甚至直到鸡鸣破晓之际,他才后知后觉发现窗外已透进几缕微光。然而,身为一个半吊子,他又不得不这么做,否则便会被他的那些徒弟甩得远远的,他也没有什么再能教给他们的了。

    他心里到底是有对师者的敬畏,觉得既然已经收了徒,就要将毕生所学都教给他们。

    尽管他们在天宫时各有职责,落到了人间,却只能笼统地记起个大概,许多术法也被法则所限制。徐阆说道,我和他们相处也有好几年了,心里也有了猜测。唯有卜卦、符箓和遣鬼才能够使用,而星君司卦,上仙司符,散仙司魂,分别对应了田家,青家和步家。

    当初是破军星君借助武曲星君留下来的星盘,推测出他们各自所在的地方,我才得以顺利地找到他们,不过陨落凡间的神仙如此多,我一个人,也无法将他们全部找来。

    说到这里,一声不吭的破军星君才终于开了口,说道:按照廉贞留下来的计谋,应叫他们各立门派,将星君、上仙和散仙的界限划分得更加明显,此后,便不由你介入,由他们去寻那些遗落凡间的神仙如此,等到天界稳定后,也能够更快地让他们回归天界。

    这个方法,实际上就是将那些魂魄禁锢在那三家,不至于像四散的星辰一样。

    神仙的魂魄坚不可摧,不断地死去,又诞生,陷入轮回之中,永不断绝。

    梁昆吾听着,搁下手中的刀,说道:然而,这种方法并非一劳永逸。

    闻言,徐阆和破军看向梁昆吾,想听听他又有什么见解。

    梁昆吾问:徐阆,如果我陨落凡间,你认为我是属于田家,青家,还是步家?

    徐阆想,他对梁昆吾这种时不时抛出的问句实在太熟悉了。

    梁昆吾体内没有灵气,严格来讲,他甚至不是神仙,又怎么能简单地划分他的去处?

    他心里有了答案,便答道:无论田家,青家,或是步家,都不是你的去处。

    没错。梁昆吾的声音缓缓,没什么波澜,就比如三青仙君,还有九殿下,皆隶属天庭,并非散仙,也并非星君,又不曾拥有上仙的名号,你如何分辨?又如何叫他们去分辨?

    破军也逐渐理解了梁昆吾的意思,眸光微动,问道:那么,你的建议是?

    让星盘显出那些人,将名单交给徐阆的三个徒弟,至于天庭的那些神仙,就由我们亲自出面。梁昆吾说道,这个方法虽然更麻烦,但却更稳妥,破军,你应该能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