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明月席地而坐(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232)

分卷(232)

    古藤终有承受不住邪气的一天,这一点,玄秀早就已经考虑过了,所以并不意外。

    他顿了顿,像是察觉到了什么似的,说道:贪狼星君已经快到昆仑了,烦请昆仑仙君阻拦住他的脚步看来,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接下来,我就直接告诉你们结论好了。

    昆仑仙君,玄圃仙君。玄秀的身上浮现漆黑如子夜般的龙鳞,他是在用自己那至纯至净的灵气去压抑白玄体内的邪气,尽管这只是杯水车薪,但好歹让白玄的意识清醒了一阵,神仙之所以会陨落,并非邪气所致,邪气与灵气,恰似阴阳两分,昏晓交替,相辅相成,永远不可能彻底分离,所以,就算是将身上的邪气系于昆仑,有些神仙仍然会堕魔。

    仙君试着想一想,吞下灵丹的时候是何种感觉:灵窍转动,毫无保留地接纳丹药中的灵气。他说道,我们排斥邪气,是因为我们所拥有的是灵窍,无处容纳邪气,只能任由它在体内肆意流窜,将平衡彻底打破,引得灵气□□,两者相加,从而导致神仙陨落。

    将那种陷入混沌的状态称为堕魔,其实是不准确的。玄秀与白玄对视,说道,若是真的堕魔,灵窍化作邪窍,体内的平衡就该恢复,又怎么可能浑浑噩噩,意识全无?

    至于我为何不与昆仑相连,如今就很好解释了。父皇和母后曾告诉过我,若将此事传出去,天庭恐怕会大乱,所以我才隐瞒了这么久,然而,如今天庭倾覆,这些话也应该算不得什么秘密了。玄秀说到此处时,放轻了声音,兴许他也知道,自己终究无法见到东华帝君与西王母最后一面,我无法与昆仑相连,是因为我生来就同时拥有灵窍与邪窍。

    这偌大的天宫,无人通晓邪窍是什么,他磕磕绊绊琢磨了上千年,这才成功操纵那些暴烈的邪气小心翼翼地绕开灵窍,汇入邪窍,如此,他也才能够随意操纵体内的平衡。

    白玄终于开了口,声音带着点哑,问道:九殿下将此事告知我们,是何用意?

    我这之后的话,没有任何胁迫的意味,只将选择的权利交到仙君手中。玄秀说道,在我的预想中,若是一个神仙无法摆脱邪气,将要陷入混沌,其实并非全然没有退路。

    白玄看着他的眼睛,不知为何,对这位九殿下接下来要说的话也猜到了大半。

    断绝念想,舍弃神格,将灵窍一同舍弃,然后接纳邪气。他说,也就是,堕魔。

    这天界的所有神仙都认为邪气就是恶,唯独面前这个玄秀仙君不这么认为,白玄想,他似乎总是提出这种旁人无法理解的建议,也总是擅于打破规则,掀起轰轰烈烈的变革。

    他大约早就有了预想,也想要改变天界的现状,却苦于无人敢做出此种尝试。

    是要陷入混沌,失去意识,还是要舍弃神格,堕入深渊,玄圃仙君,这由你决定。

    白玄记起很久之前的一件事情,那时候古藤还未出现差错,徐阆还未落入昆仑,而楚琅,也还是阆风仙君。神仙大多都游手好闲,坐而论道其实是件很寻常的事情,不过在昆仑,梁昆吾寡言少语,白玄沉静内敛,楚琅性子淡泊,都对此不感兴趣,也就很少论道。

    唯有一次,那时候他们大约刚捱过了一场极为缓慢的满月,放眼望去,只剩废墟。

    到底是谁引起的话题,白玄不记得了,唯独楚琅的那一番话,他记得很清楚。

    这世上有意义的不止新生,还有毁灭。她望着眼前的废墟,抬手掐诀,令遍地开满繁花,又令它在顷刻间凋零,沦为泥土,无论是新生还是灭亡,都是壮阔浩大的,大多神仙都爱看盛放的花,却不屑见它逐渐衰败的模样,然而,就如同眼前的这幅景象,它并非毫无意义,许多时候,只有那天来临了我们才能从逼仄的天命中窥探到一星半点的意义。

    在毁灭后,又常有新生,如枯木逢春,如野火熄灭,一场大雪过后,焦黑的森林又生出了嫩芽。楚琅站起身,裹挟着血腥味的微风从她指缝中溜走,她说道,那必定,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不过,如果道路的尽头终究是毁灭,我希望我能够成为那个殉道者。

    如今,面对九殿下的提议,白玄颇为感慨,心想,楚琅确实成为了变革的殉道者。

    这两种选择,其实就是在问,你是要选择灭亡,还是要选择苟延残喘地活着。

    如果换做其他任何时候,白玄都不会选择舍弃神格,毕竟,堕魔这件事,无异于叛离天庭,他将失去处刑者的身份,也将白衣染上泥泞,从此以后,永远不可能有重归之日。

    然而,若是就在这里倒下,因为这样可笑的理由而灭亡,那就算是将他们此前所做过的努力全部抹去,几千年的时光也变得没有意义他心里发笑,忽而感觉到了一阵痛楚。

    在毁灭后,若想取得新生,是件困难的事,即使竭尽全力,也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

    殉道者,不该只有一个,在楚琅之前,在楚琅之后,也有许多神仙因此而陨落。

    迎着梁昆吾和玄秀的目光,白玄开了口,声音很轻,却也很坚定,我会舍弃神格。

    那一点小小的、风一吹就可能熄灭的、摇摇欲坠的火苗,总有人需要将它延续下去。

    他想,如果一定要做出选择,那么他可以成为后继者。

    第319章 、小寒

    徐阆拂去飞雪, 风声呜咽,在他袖袍间纠缠,飞雪如鹅毛, 纷纷扬扬, 落枕山河。

    大多时候,昆仑在他的记忆中总是寒冷的,远远望去,银装素裹, 若是身处其中, 便可见大雪纷飞, 朔风凌冽,令他想起人间的极北之地,也是这般,常年严寒, 冰雪难融。

    他的视线逐渐被白色覆盖, 像是蒙上一层白绸,只能循着记忆中的方向不断前行。

    额角有种刺痛的感觉, 酥酥麻麻的, 耳道像是被棉花堵住了,连肆虐的风声也听得不真切,邪气在身后穷追猛赶, 徐阆近乎麻木地向前跑着, 跑着, 脑海中只剩下梁昆吾应允了贪狼星君提出的要求,取出烛石的那一幕:形似鹅蛋的烛石,已经失去了火焰的流纹。

    属于玄圃堂的烛石连接着白玄的命脉,灵气散尽, 神格陨落,烛石的光芒便会消散。

    若不是梁昆吾亲口告诉他们,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没什么可供贪狼星君追查了;若不是徐阆清晰地看见了那块烛石上所雕刻的月相,还有狐狸的纹路;若不是梁昆吾轻轻地叹息,对他说,风雪是会骗人的徐阆恐怕不会相信眼前如此惨烈的景象并非他的梦魇。

    徐阆一路风雨兼程,翻山越岭,好不容易回到了昆仑,是为了那些难解的疑惑。

    他不明白,当初分明是白玄硬生生要将他留下来,让他顶替阆风仙君的职位,后来却又变了卦,不留半分情面,要将他赶走,临走前,也不肯见他最后一面,于是徐阆猜测,这大概就是一刀两断的意思吧,可当他回到昆仑才发现,白玄始终没有取走他的印记。

    倘若不亲口问出来,倘若不亲耳听到答案,他后半生都会深陷于无法排遣的苦闷中。

    结果,徐阆跨越千难万险,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得到答案,梁昆吾却告诉他,他来迟了,白玄已经陨落了。徐阆原本也有想问梁昆吾的话,例如他为何要将昆仑的钥匙给自己,满腔的郁结,统统被堵了回去,唇瓣张张合合,喉咙干涩,只能问出一句话来。

    白玄他在哪里?

    梁昆吾却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反而问他:你为何要回到昆仑?

    因为那些难解的疑惑;因为他身处人间却觉得格格不入;因为他望见日光的时候想起武筝;因为他望见明月的时候想起柳南辞;因为他望见兵器时会暗自揣测梁昆吾是不是还在昆仑宫中锻器;因为每至骤雨,每至南屏寺的钟声与他隔岸相望,他就会想起白玄。

    闻言,徐阆却只能凝视着梁昆吾,嘴唇动了动,终究吐不出一个音节来。

    昆仑仙君见他这副模样,也知道他答不出来了,于是,很宽容地略过了这个话题。

    徐阆,去玄圃堂吧。梁昆吾如此说道,你想要的答案,白玄都留在那里了。

    隐隐约约的,徐阆听见白玄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他记得,那时候蕴藏着武曲预言的明珠被白玄看过之后,便碾作了尘埃,谁都没有开口说话,只听得大雪压断枝头的脆响。

    独属于星宫的流光掠过云端,推搡着向前流淌,撕裂长夜,编织成鲜艳的幕布。

    白玄就是在这个时候出言打破了漫长的寂静。

    多谢你们毫无瑕疵的信任与托付。

    有些话,不是我不想说,而是尘埃未落,我还不能全然确定。

    我发誓,记忆的尽头,他说,终有一日,我会将所有事情全盘托出。

    白玄当真没有骗人。徐阆昏昏沉沉的,忽然觉得眼眶酸涩,喉咙隐隐地发疼,像是堵着什么东西似的,让他感到难过,这场冬天实在太漫长,几乎要将他的四肢百骸都凝结。

    他离玄圃堂越来越近,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这场永不止息的风雪也在等他的到来。

    徐阆轻车熟路地踏过一条条曲折蜿蜒的小道,鞋底踩在圆滑的鹅卵石上,每一颗都在曾经那些明朗的夜色中被他数得清楚。白玄身为一个活了几千年的老狐狸,在他踏入玄圃堂的那一刻就有所察觉,不过,徐阆总是喜欢瞎转悠,长期以往,白玄也就由着他去了。

    拾阶而上,他站在熟悉的门前,下意识地端正了仪态,抬起手,准备敲门。

    然后徐阆自嘲地笑了笑,想,这地方的主人都不在了,他再敲门又有何意义?

    他的迟疑没能持续太久,庭中的雪逐渐大了,他便像往常的无数次那般,推门而入。

    房间内还残余着熏香的气味,是白玄常用的那一种,似冰雪冷冽,猛地吸进去一口,香气涌入鼻腔,直直地蹿上天灵盖,刺得太阳穴突突地疼,甚至让他有点儿头昏眼花。

    书案,书案上鲛人泪所制的烛灯,桃木椅,还有墙上被水迹晕开的壁画,一切都和往常一样,没有太大变化,唯一的区别是那张堆放着卷轴的桌案上,有一个卷轴是半解的。

    白玄向来会将房间内收拾得整整齐齐,像这样的小错误,他是不曾犯过的。

    徐阆慢腾腾地走过去,动作放得很轻,唯恐动静太大,惊扰了沉睡的人。

    他用火折子将烛灯点燃,橙黄的火光顿时为房间内带来了一丝鲜活的气息。

    借着这摇曳的烛火,徐阆解开细绳,将它搁置一旁,然后缓缓地摊开了卷轴。

    白玄的字写得很漂亮,一笔一划藏着锋芒,到了末端却又妥帖地收了起来。

    这世上,也多得是凡人做得到,而神仙做不到的事情。

    这是白玄在卷轴上,提笔写的第一段话。

    徐阆的喉结上下一滚,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顿时涌上心头,眼前密密麻麻的黑字连成一片浓重的雾气,他不得不花费了一番工夫来缓和情绪,过了一会儿,才继续看了下去。

    在古藤生出变故后,我与帝君谈了很长时间。关于天界的将来,我们不断地提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又推翻,如此僵持了许久,最后才得出了唯一的办法:将人间短暂地作为藏身之地,好叫天界的众仙不至于落得覆灭的下场。而帝君与西王母会在蓬莱开辟桃源,将其作为最后的庇护,这算不上两全其美,然而,如今摆在天界面前的,只有这么一条路。

    神仙的情绪淡薄,也很难共情,这并非神仙高人一等,而是因为生性如此。

    历经数千年,我们的记忆实在太漫长,许多有所触动的瞬间,在时间的流逝中都会渐渐失去了颜色,变得乏陈无味,再回首的时候,与看客无异,也很难生出什么感受了。

    人生短暂,似蜉蝣;仙途漫长,如长风。

    神仙的魂魄承载了上千年的时光,于凡胎来说,实在太过沉重。所以,在降生人间后,他们多半不会记得天界的事情,只当自己是芸芸众生的一个,有血有肉,像凡人一样感受喜怒哀乐。正因如此,才不能让众仙深陷轮回,否则他们会淡忘天界,恐怕之后也很难被说服,最好尽早唤醒他们,让他们脱离凡间,得到解脱。这必然是个痛苦的过程。

    受世间法则的约束,神仙不能直接干预凡间的万物。正如我提笔所写的第一段话,神仙并不是什么都能做到的,至少我现在所写下的事情,都必须要交给一个凡人来做。

    徐阆,我所说的凡人并不是你。身为凡人,你的寿命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光阴,恐怕无法亲眼见证天界重建的那天,倘若你决意饮下楚琅留给你的甘露,便与昆仑相连,称不上神仙,也算不得凡人。笔端在此处顿了顿,留下一个小小的墨迹,不过,退一步来说,我也不知道你是否会回到昆仑,你向来喜欢寄情于山水,若是留在人间,倒也不错。

    他在这里留下了一段空白,许是想写点什么,却也不知道该从何写起。

    在显而易见的停顿后,白玄如此写道:如果你想回昆仑,这里便有你安身之处。

    毕竟他在卷轴中写下的这些话,都是以徐阆回到昆仑为前提,所以,白玄在写下那句话后,就不再纠结于这一点,往后的字迹,也变得顺畅,继续谈起了此前所说的话题。

    我事先有所准备,将其藏在了后殿,你一看便知。

    在那旁边的木盒中,便是我利用所剩无几的灵气凝聚而成的,名为三壶月的法宝,它可罔顾法则,令时光逆流。至于这天界能够直接操纵时间流转的,除我之外,还有星宫的武曲星君,她所持的星盘可以触及冥冥中的天命,破军星君应该不会因私仇而拒绝你。

    最后,待到邪气被驱散,众仙归位,便用凡间最坚不可摧之物斩断昆仑。这件事,我托付给了梁昆吾,因为也只有他才能做到,至于坚不可摧之物是为何物,你不明白,可以问他。当昆仑彻底陷落后,从此仙凡两界不相见,再无瓜葛,一切,都该在此画上结局。

    徐阆拨弄卷轴,将它彻底摊开,紧接着,他却变了脸色,愣在原地,缓不过神来。

    当你看到这些话的时候,我大概已经离开了。如果我猜得不错,贪狼星君应该会要求见我的天明烛石,但那没什么要紧的,因为属于我的天明烛石已经熄灭了,所以梁昆吾多半不会拒绝。徐阆,我想象不出来你看到天明烛石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恐怕也不可能知道了,实际上,烛石是不会出错的,你需要知道,从今往后,再也没有玄圃仙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