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临安城美食录在线阅读 - 第76节

第76节

    ??林稚惊讶道:“你不和秦夫人还有孟小郎君他们坐在一起吗?”

    ??“他们那桌人满了。”孟琼舟回答。

    ??“哦”了一声,刚才那点牵手失败的小小郁闷瞬间烟消云散,林稚忍不住翘起嘴角。

    ??过不两刻,菜上来了。

    ??这时候的大型筵席都是分餐制,一人面前摆一小碗或小碟,吃完再换下一道。

    ??先上来的是菌菇鸡盅,林稚夹起尝了尝,嗯,羊肚菌鲜香可口,鸡肉也炖得嫩,挺好吃。侧头看一眼,孟琼舟也吃完了。

    ??接着是一道山海兜子,看样子应该是用虾壳和虾头熬制虾汤,再用汤煨虾肉,加上马蹄碎和杏鲍菇制作而成。

    ??分量不多,林稚很快就喝完了。

    ??偏头一看,孟琼舟却盯着那汤碗微微皱起了眉。

    ??林稚凑近他小声道:“郎君是觉得不合口味?”

    ??“嗯。”

    ??林稚问:“那给我喝?”说完又觉得不好意思,“我不是要和你抢食的意思。”

    ??孟琼舟根本没想到那里,只觉得有点贪吃的他很是可爱。

    ??接下来又上了香煎江瑶柱、蟹子卷、熏青鱼,孟琼舟吃得少,让得多,林稚也有点吃不下了。

    ??“孟郎君,你努努力自己吃吧,我吃不下了。”

    ??林稚没吃完的这道菜名叫“煿金煮玉”,鲜嫩的冬笋洗净切片,裹一点面粉,下油锅炸至成黄金色,再佐以甜豆、松子增加口感,甘脆美味。

    ??要放在平常,他至少能吃一整碟,现在却是算了。

    ??孟琼舟“嗯”了一声,接过那碟他只吃了一口的炸笋片,执起竹箸,若无其事地吃起来。

    ??吃过筵席,他们这群外宾的任务便算结束了,剩下的整理床榻荐席、毡褥帐幔之类的接亲活动,便是新郎新娘的内外亲戚要做的事了。

    ??外面的雪仍在下着,林稚依然没乘马车,准备打着伞慢慢走回去。

    ??刚把罗伞撑开,又瞥见一抹紫色的衣角。

    ??林稚侧过头,似笑非笑道:“秦夫人和孟小郎君的马车也满了?”

    ??孟琼舟神色不变:“嗯。”

    ??“好吧。”林稚看破不说破,笑了出来,“那我们一起走。”

    ??“用我的伞便可。”

    ??林稚很听话地把罗伞收了起来,拿在手里。

    ??孟琼舟的伞不大不小,正好能罩住他们两个人。

    ??因着下雪,街上没什么人出来,薄薄的新雪一踩就是一个脚印。程砚清选在今日成亲,虽不是故意为之,但误打误撞地也很浪漫。

    ??两人走在路上,林稚躲在孟琼舟的伞底下,没话找话,“孟郎君刚才是不是没吃好?一会儿到酒楼再用一些吧。”

    ??他想了想,“早晨给柳娘子——不对,程夫人,做了些山楂雪花糕,还剩下不少山楂果子,便做了冰糖葫芦,郎君到时尝一尝。”

    ??冰糖葫芦这种老少咸宜的小食此时还没普及开来,孟琼舟握着伞柄,问:“是何物?”

    ??“就是裹了一层脆糖的山楂果子。”

    ??林稚和他说起做法:“把剔了核的山楂穿进竹签,一根签子上大概放七八个,然后蘸上熬好的冰糖糖浆,放凉就能吃了,味道酸酸甜甜,很可口。”

    ??“不光山楂能做这冰糖葫芦,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等等,都可以做,但是我还是最喜欢山楂。哦,洋莓的也不错。”

    ??又想起贵妃吃山楂治挑食的事来,“山楂这东西最是消食健胃。孟郎君,你小时候有没有被逼着……”

    ??剩下的话他没说出来——孟琼舟忽然牵住了他的手。

    ??“没有。”孟琼舟回答了他刚才的问题,把他的手指分开,包进自己的手掌。

    ??“小郎君的手有点凉。”

    ??林稚迷迷糊糊的,是啊,明明打伞的人是孟琼舟,怎么他的手是凉的?

    ??他低头看了一眼,孟琼舟的手比他的更热,宽宽大大,温暖干燥,和想象当中一样好牵。

    ??“那、那就有劳郎君为我暖一暖了。”

    ??林稚看不见孟琼舟的表情,但能感觉到他笑了笑,“好。”

    ??孟琼舟一只手打伞,一只手牵他,两个人慢慢走在雪地上,留下了两串并排的脚印。

    ??一路无话。

    ??到酒楼的时候,林稚忽然松开他的手,小跑着奔向雪人的方向。

    ??此时的雪人已经不是雪人,是临时的草把子。

    ??长条形的雪块上一共插了十几串冰糖葫芦,最上面罩着防尘防雪的罩子,掀开一看,黄澄澄的糖衣裹着一串串红艳艳的山楂球,鲜艳红亮,上面撒着白花花的芝麻,看着就喜人。

    ??林稚抽了一串,又给孟琼舟抽了一串,扭身递出去,“孟郎君尝一尝。”

    ??“屋子里太热,怕糖会化,便放在了屋外。”

    ??孟琼舟接过那串红亮亮的冰糖葫芦,咬下一口,咯吱响,酸甜可口,甜脆而凉。

    ??林稚眼睛亮亮地问他:“怎么样,甜不甜?”

    ??孟琼舟感受了一下手心残余的温度,舔了舔唇边的糖渣。

    ??“甜。”他回答。

    ??作者有话要说:

    ??恭喜两位男嘉宾牵手成功!

    ??1婚宴上的菜品参考的是《宋宴》

    ??第77章 拔丝芋头

    ??每年冬天, 渭河乃至绕城八水、城南清溪,以及巷子西边至青龙湾一带,都是商民凿冰储冰的好去处。

    ??清溪在郊外, 离临安市中心较远, 冰质较好,林稚便把取冰地点定在了这一处。

    ??事实证明, 他确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阿蓝下了马车,笑道:“好严整的冰面!看来我们是今年第一个来清溪取冰的。”

    ??清溪面积不大, 一整个溪面都冻得结结实实,且没有一丝缺角儿, 只有前些天的一点残雪落于其上。远远望去,好似一大块沾上雪花的透明玻璃。

    ??和他们一起前来的一个凌人接过话茬:“往年大家凿冰都在一月, 现下刚过腊月, 当然让小郎君赶上今年的头一份了!”

    ??林稚笑道:“今年冬天比往年更冷,冰自然也冻得更早。”

    ??他感觉今年冬天比往年更冷上一筹, 拿汤婆子来说,去年不抱还好, 今年却必须得揣上一个。

    ??“说起来,今年夏天也格外热。”阿蓝边拴缰绳边道。

    ??一高个凌人朗声道:“节气分明,是个好兆头,来年定是个丰年!”

    ??感叹完这一句,那三个凌人全副武装完毕, 换上足套, 拿起冰镐,几步走到冰面上。

    ??林稚忍不住提醒:“郎君当心脚下冰滑。”

    ??三人回首笑道:“放心吧!”说完便开始叮叮叮地凿起冰来。

    ??林稚边看边道:“先画纵横交叉的大线, 然后从画线地方起始, 由远及近地凿……阿蓝, 确实和你当初说的一样。”

    ??当初几人在凉棚下吃蜜沙冰,阿蓝顺便和他们科普了一下凿冰步骤。

    ??阿蓝笑道:“却没有这几位凌人师傅专业,还带了足套。”

    ??林稚赞同地点了点头。

    ??很快,一块方方正正的冰从冰面上凿了下来,那几个凌人相互配合,一人用铁钩勾住冰块,一人把冰块推上大车,等着一会儿运送到酒楼的地窖之中。

    ??因这时候条件有限,无论密封多好,最终都无法避免一部分冰会融化,再加一部分有崩角泥沙杂质的废冰,是以储存夏天用冰量的三倍最合适。林稚定了约莫二百块冰。

    ??看着一块块齐整方正的冰被运送至车上,闲来无事,林稚又畅想起明年夏天该卖些什么:“到时咱们就用这冰做些冰雪爽口之物,什么姜蜜水、葡萄浆、雪泡缩皮饮、冰雪甘草汤……”

    ??阿蓝笑着看他一眼:“看出小郎君今年夏天没做过瘾了。”

    ??冰价贵,好冰更是如此。除了冰雪冷饮,还要添置冰鉴,又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今年夏天到底是囿于价格,没做太多花样。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可是买得起两进豪宅的人!

    ??林稚继续画饼:“明年不仅要做许多新鲜花样,还要好好宣传一下——办个‘冰雪冷饮节’如何?”

    ??“都听小郎君的。”阿蓝笑着说。

    ??听着“叮叮叮”的冰镐敲击之声,畅想完明年的冷饮节,林稚又欣赏了一会儿凿冰。

    ??这凿冰之景第一次看着新鲜,看多了便觉得兴致没那么高昂了。大概看着他们凿了二十几块冰,林稚收回目光,起身活动一番——腿有点麻。

    ??一转身,忽然看见远处一面冰湖上方有人影攒动。

    ??这是在……滑冰?

    ??只见那滑冰人穿一身靛色紧身衣着,脚下踩着不知什么东西——估计是冰鞋,速度飞快地在冰面上滑行,偶尔还摆出几个“金鸡独立”、“野马分鬃”的姿势。

    ??要不是距离太远,林稚真想给他鼓掌。

    ??“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冰戏。”阿蓝也注意到了那处的动静,走过来道。

    ??看到大宋版本的花样滑冰,林稚也很兴奋:“这时候的冰戏很多吗?”

    ??“据说是很多的。”阿蓝道,“每年冬天,官家和圣人都要前往瀛台观看冰戏。不仅宫里有,民间也有许多喜好此道的艺人。”

    ??“有时民间艺人,竟比宫里的冰人演出得还要好看。”

    ??林稚点头道:“高手在民间,这话可不是虚的。”

    ??“小郎君此言甚是。”阿蓝笑了笑,继续道,“除了冰戏,还有冰蹴鞠。”

    ??这倒是提醒林稚了。

    ??本朝蹴鞠活动风靡大街小巷,连慈幼局都会时不时举办几场,且比赛形式、球员奖励、球衣等方面,都与现代足球相仿。

    ??渐渐地,开春的蹴鞠活动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有人便想出冰上蹴鞠的法子,让人们在冬天也能享受到蹴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