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在线阅读 - 第443节

第443节

    ??北齐第一贵胄,哪里会是真的蠢人。他听出来步落稽的意思,有挑拨之意,暗示高演偏听偏信,不是明君,想要他起兵帮忙逼宫。

    ??逼宫那是要命的!

    ??谁敢随便投资买股?

    ??段韶没说答应,只是托着下巴,看表弟继续激.情演讲。萧靖知道不可能一下子把段韶策反,但他知道段韶有软肋。

    ??对方的软肋不是儿子,而是他的亲妹妹。

    ??萧靖许诺道:“若是事成,表姐看上哪个好人,我亲自给她赐婚,保证她风光大嫁……表哥若怕表姐孤单,你家的儿子多,可以挑一个过继到她的名下。”

    ??妙啊!

    ??这么一说,段韶不由得有点心动。

    ??他的妹妹当过高洋的昭仪,即便是日后可以改嫁,顾着高家的颜面,不好张罗得太热闹,不然像是在打前夫的脸。现在有步落稽的承诺,若是弟弟给哥哥的小老婆赐婚呢?

    ??那是皇帝的旨意,他们段氏只是听从罢了,应该极力配合,弄得风风光光才好。

    ??如今鲜卑人开始学汉人的那一套,有些人觉得寡妇再嫁是丢脸。高演没敢给段表姐赐婚,但是萧靖乐意干这种事情。段表姐才二十八岁,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是青春大美女,从此守寡多可惜啊。

    ??遇到好人家,她可以结婚,再生孩子。她的人生刚开始,不应该被之前的感情束缚住了。

    ??再退一万步讲,如果段表姐不嫁,有娘家的侄子过继到名下,名正言顺当母子,日后不愁养老的问题。兄弟之间过继子嗣,常见,但哥哥给妹妹过继儿子,这个想法还真没有人提出来。

    ??段韶的儿子多,他心疼妹妹,不愿意妹妹孤身一人。他认为光光虽然能照顾一二,但她是个女娃,日后是嫁出去的,不顶用啊。

    ??自然是有儿子好!

    ??“步落稽的法子好,你什么时候办事,跟我说一声。”

    ??段韶把表弟送出去,算是答应下来。他抠门抠习惯了,连饭都不留表弟吃一顿,长广王没有在意。

    ??萧靖回到家里,搓了搓手,兴奋地呼了一大口气,似乎吐尽胸口的郁闷。他跑到张嫣坐月子的房间,自己快乐地转了三四圈,又抱起老婆转了五六圈。

    ??然后他冷不丁问一句:“嫣儿,你是不是胖了?”

    ??怎么手感不一样呢?沉了那么多,起码重了十斤!

    ??张嫣:委屈,想哭。

    ??她配合他假坐月子,能躺着绝不坐着,长点肉怎么了?

    ??“舅舅这是遇到什么欢喜的事情?”她把伪造的诏书拿出来,极力转移话题,“给,这是我临摹高洋的字,写的传位诏书。”

    ??“行啊,够逼真的!”

    ??萧靖握着假遗诏,心里无比火热,他这辈子苟得够久的,只要他能顺利登基——

    ??能当老大的,谁愿意当孙子!

    ??他给高洋和高演当孙子,那是被逼无奈,怕把小命给玩掉了。高家这群年轻人,砍人的时候不讲武德,没有道理可言。

    ??“这辈子过得真刺激!”

    ??“搞事,搞事,搞事!”

    ??作者有话说:

    ??有参考历史情节,《北史·卷七·齐本纪中第七》:(孝昭帝)初苦内热,频进渴散……遂渐危笃,备禳厌之事,或煮油四洒,或持炬烧逐……有兔惊马,帝坠而绝肋。

    ??今天是瘦瘦子的生日,希望能得到小天使们的祝福,比心~

    ??明天高演领盒饭,萧靖当皇帝!

    ??第415章 高湛不荒唐(112)

    ??◎武成帝登基,济南王复活◎

    ??皇建二年, 十一月

    ??高演躺在床上,脸色苍白, 他突然听得外头有马匹奔驰的声音, 还有许多人跑步的声音。

    ??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皇帝问身边的人:“是有何人过来?”

    ??“是长广王,长广王带着人马, 把昭阳殿围住了!”有小太监跌跌撞撞,惊慌地跑进来,“还有平原王在身后, 来了可能有数百人, 不对,是数千人!”

    ??“哦,是步落稽啊。”

    ??高演低垂着眸子, 心里的情绪非常复杂。他用这一招料理了高殷, 没想到如今他的弟弟有样学样,用在他身上了。

    ??皇后的娘家没有权势,不能救驾。高百年才十一岁,压根不顶大用。

    ??他深受重伤,精力不济,连握刀杀人的力气都没有。段韶的人马能顺利进来,必定是高归彦开门放人, 说不定还有太后的手笔。

    ??一报还一报啊。

    ??“陛下,可要我们?”有随从问起,“我们这边能集合一百多人。”

    ??“你们卸下刀,退下去, 乞命罢了。”

    ??高演闭上眼睛, 闭目养神。他知道高湛定然准备万全, 才会过来逼宫,他的伤口不断恶化,高热不退,可能是这一两天的事情。

    ??他快要死了。

    ??他紧紧地握着拳头:“朕不甘心啊。”

    ??高澄死的时候二十九岁,高洋死的时候三十四岁。高演总想着,前头的哥哥们有命无福,都是短命鬼,便宜了他这个做弟弟的。

    ??没想到他才是最短命的那一个。

    ??他今年才二十七岁,本是年华正茂的时候,嫡长子高百年十岁,懵懂无知。他一旦去世,太子比当年的高殷尚且不如,如何能掌事?

    ??高百年只有死路一条。

    ??萧靖穿着一身铠甲,提着刀,段韶跟着他进去高演的卧室。他这个人胆小,怕被砍死,如果高演下令攻击他,搏个鱼死网破,他说不定要功亏一篑。

    ??他要段表哥保护他!

    ??段韶第二次掺进去高家的家事,全当自己是瞎子聋子,他什么也听不见。高湛这个怂货,居然会害怕,要他陪着壮胆。

    ??啧啧啧。

    ??萧靖拿出来伪造的诏书,宣称是文宣帝的遗诏。他把东西递到高演的面前,质问:“六哥可认得上面的字?”

    ??高演自然是认得的。

    ??他睁大眼睛,圣旨上的字迹与高洋的一般无二。上面写的意思很简单,但让他瞬间变了脸色。

    ??【……正道年幼,必要时帝位让与汝,务必保其性命。若有逆贼谋害正道,望汝除之,感激涕零。】

    ??这是文宣帝临死前给九弟的旨意?高洋宁愿把皇位给步落稽,都要保住高殷的性命?

    ??步落稽藏得够深的,把东西拿在手里不说话,等他把高殷杀了才爆出来,一下子将他打成是“逆贼”!

    ??高演深感无力,他之前杀了杨愔等“逆贼”,没想到如今他自己也成了逆贼。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段韶瞄了一眼,同样确定是高洋的字迹,有理有据,这一波造反稳了。萧靖看着诏书,脸上稳如老狗,实际心里慌得一逼。

    ??他提着刀,说话铿锵有力:“臣弟持文宣遗诏,从未有反意。无奈皇兄心狠,违背诺言,杀死济南王,臣弟答应过二哥,要替他儿子报仇。”

    ??讲得自己好像站在大义一边,连他自己都觉得顿时气场两米八!

    ??高演瞥了弟弟一眼,这戏演过头了。步落稽那么精的人,会替高殷报仇?

    ??是为自己谋算罢了。

    ??皇帝让人拿来笔墨,颤抖的手落下旨意:废除高百年皇太子之位,立长广王高湛为皇太弟,宜继承大统。

    ??圣旨被颁布下去,阖宫的人皆称长广王为皇太弟。高百年这个小屁孩倒霉了,跟几个庶出的弟弟们一块儿变成光头皇子,身上没有爵位。

    ??皇太弟离开了,但人马没有退,依旧包围着昭阳殿。兰陵王高孝瓘带着另一队人,过来接替表叔段韶的班,分明是要来三班倒,活生生把高演熬到断气,不给皇帝召集救兵的机会!

    ??高演躺在病床上,呼吸虚弱下去,说不定哪一秒会断气。皇太弟没有下令拦着,刚收到消息的元皇后带着废太子高百年,冲进来哭诉。

    ??她本来胜券在握,没想到被叔叔造反,夺了她儿子的皇位!她朝高演跪下来,脸上是难以置信的表情。陛下最疼爱她生的儿子,怎么在这个紧要关头要废太子?

    ??高百年同样手足无措,他虽然娶了太子妃斛律氏,是已婚人士了。但他的毛还没长齐,脑瓜子转不过来,他不知道该痛恨叔父,还是要埋怨父亲。

    ??“父皇,父皇……”

    ??“陛下,救救臣妾和百年吧。”

    ??“长广王如此逼迫,这让我们母子怎么活?”

    ??“陛下你要替百年考虑,他可是您的亲儿子啊!”

    ??高演看向妻子和儿子,没有说话,正是因为他替儿子考虑,他才会让位。高湛年轻,人强马壮,若是他不给,弟弟硬生生来抢,肯定会杀死他的所有儿子。

    ??到时候不仅高百年要死,其他庶子全部得死。

    ??倒不如他主动放手,让母子二人有活下来的机会。

    ??但凡老天再给他十年的时间,他也不会选择这条路。高百年不是二十一,他才十一岁,怎么斗得过狡猾如狐的叔父?

    ??他握着高洋留下来的遗诏,步落稽没有拿走,而是将圣旨留下来任由他处置。既然和平让位,这点家丑没必要闹得人尽皆知。

    ??高演最要颜面,不希望死后被史官写成逆贼。

    ??皇帝死死地盯着诏书上每一个字,上面没有盖玉玺,而是用了文宣帝的私印。他把丝绢捧到脸前,突然捕捉到一股淡淡的甜香味。他想到什么,竟然笑出声来。

    ??笑着笑着,哭了。

    ??他痛骂道:“步落稽,若论谋算,你藏得最深!你的心最狠,比朕狠毒多了!”

    ??高演记得光光抱怨过,她以前启蒙,母亲会日日为她收拾书包。只是她长大之后,母亲没有帮忙,要求她自己动手收拾。

    ??阿淹为何要替光光收拾书包?

    ??为何她之后没有再做这种事情?

    ??他细细分辨出来,这张诏书上点点的甜香味,是女子惯用的香。诏书的字形似文宣帝真迹,但是字可以是模仿的,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样本,这种事情可以办到。

    ??高演推断出来,这封所谓的遗诏是假的,是由女子所书。

    ??光光自幼由高洋启蒙,她的书本和字帖全是文宣帝手写的,要获取他的字迹并不难。如果阿淹通过整理孩子的作业,日日取得文宣帝的手书,进行临摹呢?

    ??她是宫人出身,即便她学会写字,没有人会认为她能写得跟高洋一样好。偏偏这样不可能的事情,让她办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