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秦始皇真不是我爹?在线阅读 - 第375节

第375节

    ??“阿婴婴说得有些道理。万一令父皇不快就不好了。”如桥脸上闪过一抹忧色,“那阿婴婴意欲如何?”

    ??“邀请扶苏阿兄过来,先问问情况。”张婴道。

    ??赵文瞳孔地震,忍不住出声道:“上卿,陛下尚未息怒啊!”

    ??张婴看向赵文,道:“仲父有不允扶苏阿兄入宫吗?”

    ??赵文道:“并无。”

    ??“那不就成了。”张婴道。

    ??赵文:……

    ??眼见张婴和如桥要离开,赵文心急如焚,若是让陛下知道公子与上卿抛开他去找扶苏,赵文都不敢想陛下会多么的震怒。

    ??他努力劝了几次,但两人不为所动,在赵文急得准备回去“挨一刀”禀报陛下时,忽然听到张婴轻轻一拍手,道:“没见到仲父直接离开,仲父怕不是会更生气。”

    ??如桥脚步一顿,犹豫地看向张婴。

    ??赵文就差喜极而泣,然而一抬头,发现张婴笑眯眯地看向他,道:“你能去吗?还是我与如桥去?”

    ??赵文:……

    ??他浑身一个哆嗦,瞬间明白之前都是设套,但他心甘情愿地拱手道,“老奴当走这一趟。”

    ??……

    ??……

    ??同一时刻,咸阳王城偏殿。

    ??嬴政端坐在桌椅前,目光若有若无的落在殿门,连李信将军汇报军情的声音停下来,也好似没有察觉。

    ??殿中朝臣面面相觑,心有所惑,但也不敢出声提醒。

    ??一时间,偏殿陷入诡异的安静。

    ??半晌,嬴政似是回过神来,道:“李将军的意思是,目前大秦内忧外患,对否?”

    ??朝臣们脸上闪过一抹古怪,看来陛下刚刚确实走神了,只听了李信前半段,后半段明明是在说修建长城的事宜。

    ??部分朝臣越发疑惑,但像李斯冯去疾等人却恍然大悟,陛下的心多半是记挂着殿外的张上卿。

    ??李信反应很快,先点头称道“是”,然后才将有关修建长城的事情再次说了一遍,先是说因为战事繁琐,修建长城的进度比预想中要慢。

    ??之后,他补充道:“泗水县、沛县,两月内前后逃逸了近六百征伐过来的民夫,好在负责征召徭役的亭长刘邦及时通风报信,末将才得以出兵将大部分民夫捕获,目前还有十多名民夫逃往山野山林之中。”

    ??朝臣们一怔,秦律严苛,这样大规模的逃亡事件非常的少见。

    ??嬴政怒视李斯,道:“两月?两月民夫逃亡,此事为何不早禀!”

    ??李信连忙拱手道:“陛下,末将于三十日之前便派人起码传递信息,但直至今日才发现,那秦卒抵达咸阳,完成军令登记之后,竟枉死在家中。”

    ??朝臣们,尤其是军政系统的太尉、国尉、左庶长和右庶长等人,脸上神色骤变。

    ??大秦传递军情的系统非常复杂,不光通关时需要盖章文书作证,还会卡时间,比如骑马从a郡县到b郡县,寻常骑马路程只需要三个时辰,你若是五个时辰才抵达,都有可能被怀疑军情文书造假掉包。

    ??在如此严谨的军情传递规律中,能忍到对方进入咸阳后利落动手,要么传令的军卒有问题,要么上面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嬴政紧锁眉头,食指重重地叩了叩案几。

    ??半晌,他看向众臣们,道:“你们有何看法?”

    ??国尉忽然走出一步,拱手道:“陛下,民夫逃逸之事必然要严惩,而且修建长城不可怠慢,臣建议再征民夫。”

    ??“不妥啊陛下!”冯去疾忽然上前一步,拱手道,“如今是镇压六国复辟,捉拿暗中细作的关键时候,一举一动皆会被对方疯狂的利用。

    ??如今民夫逃亡,在老臣看来应该要安其心才对。若我们进一步征召民夫徭役,只会被六国细作利用借此宣传我们暴政。到时候,若人心若乱了,天下就可能会乱了!”

    ??“冯相倒也不必危言耸听。大秦律令严苛,只有连坐严惩,黔首对

    ??此有惧怕,之后定会遵守。”

    ??姚贾得到李斯的暗示,他上前一步,拱手道,“秦律不可违,逃亡的徭役,就应严惩。若轻判这一批民夫,目前还在长城服徭役的民夫如何是好?

    ??他们看后会作何感想?若是他们也有样学样,导致北地发生大规模民夫逃亡,怎么办?秦直道、长城、城墙等还修不修?”

    ??冯去疾大声道:“别想混淆概念,若是正常服徭役,逃徭役,臣也建议杀一儆百。但这一回修长城是以“发谪”征发民夫去修长城,征召的人里不光有刑徒、商籍等低籍者,还有违规征召了每年只需服役三十日的更卒,甚至还有农户。

    ??部分郡县令们在征发民夫时先违秦律,在严惩民夫时,自然也应该视情况而判定。”

    ??……

    ??以冯去疾为首的温和派,与以李斯为首的严惩派。

    ??从“要不要严惩逃逸民夫”再到“要不要惩罚征召不当的县尉令”,双方脸上笑嘻嘻,嘴皮子争吵得不可开交。

    ??嬴政看着他们争吵,忽然仿佛看到前些日子扶苏立于偏殿,与他据理力争的模样。

    ??不知不觉,他的目光缓缓落在不远处,恰好落在始终沉默的淳于越等几位博士身上。

    ??“陛下!”淳于越却误会了这个目光,以为陛下在暗示什么,他想到在家中沉默翻书的扶苏,一咬牙大迈一步出来,“陛下,臣启奏,敢请扶苏公子奏对。”

    ??其他博士们对视一眼,也跟着拱手道:“敢请扶苏公子奏对。”

    ??众人:!!!

    ??众朝臣一惊,陛下与扶苏吵得已有二十余日,近十日扶苏公子都未曾上过朝。

    ??你这是想表忠心,还是想将长公子放在火上烤啊!

    ??第202章 知我类我

    ??嬴政沉默不语。

    ??其他朝臣也不敢插嘴,偶尔有人瞟一眼淳于越。

    ??淳于越很快意识到是自己误解了嬴政的眼神,暗道不好,临时想了一个补救的办法。

    ??他小心谨慎地开口道:“下臣,臣,敢请大秦诸位公子共同商议。”

    ??公子寒这边的朝臣怒目而视,眼见就有人要出声反驳。

    ??“罢了,他们懂个甚。”

    ??嬴政忽然提了句,目光冷冽地扫向太尉,“军情不得延误。此事太尉彻查。”说完又强调了一句,“即刻前往!”

    ??太尉一行人纷纷上前一步,拱手道:“喏。”

    ??之后几人动作利索,脚步轻快地躬身离开。

    ??嬴政又看向汇报军情的李信,道:“北地可还有何要事?”

    ??李信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抹意气风发,道:“请陛下放心,北地一切安好。以蒙恬为首的七万大军几乎要杀穿匈奴腹地,采桑将军率领的万秦军,将四个城门守得固若金汤。

    ??还有一些在战场上非常活跃的小将,如,韩千将,数次率领上千骑兵偷袭匈奴王帐,斩获好几个不同匈奴族族长老的头颅,差点杀得匈奴联盟分崩离析。”

    ??“善!”嬴政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很快又补充道,“仗还有的打,一旦有需要增兵的迹象,提前求助,不要疏忽大意。”

    ??李信连忙拱手道:“末将明白。”

    ??嬴政让殿内其他的大秦将领回去后也思考一下,北境匈奴还会有何反击手段,以及我大秦能有什么应对措施,思考好后写一份详细的奏章。

    ??说完这些,嬴政忽然道:“李将军,修建长城的监军不利,朕是否应换一个?”

    ??李信果断,道:“是!最好换个对北地熟悉的。”

    ??嬴政微微颌首,道:“嗯,不光要怼北地熟悉,还要有威望,有能力……”

    ??随着嬴政慢条斯理的说,李信原本在认真地点头,点着点着,他忽然警觉了一下,陛下这个形容怎么越听越像是在说扶苏公子啊?

    ??李信心头一紧,他兵败垂城后一度很绝望,要不是蒙恬在九原对他又是鞭策又是照顾,他只怕早自裁了。

    ??他信重蒙恬,自然也对扶苏非常的尊重。

    ??所以在听完嬴政的描述,又询问李信有没有可以推荐的人选时,李信头皮发麻,目光在朝臣身上扫了一遍,一时间也不知道要把这个锅丢在谁头上,害怕乱丢锅给扶苏惹麻烦。

    ??思及此,他苦着脸,拱手道:“末将,末将认为自己能担负职责。但其他但听陛下吩咐。”

    ??李信能听明白嬴政的潜台词,殿内文臣们也听懂了八九不离十。

    ??原本急得就差出声的淳于越,听到李信的话后狠狠擦了一把汗,赞赏地看了李信一眼:能为长公子舍身忘已,选择自断前程,倒是忠心耿耿。

    ??冯去疾惋惜地看了李信一眼:重情重义,自断仕途,倒是有些可惜了。不过长公子若能上位,也不算太差。

    ??李斯却轻轻拍了下姚贾,意味深长地瞟了一眼李信。

    ??姚贾人麻了,懂,学会了,最佳背锅人的自觉。

    ??……

    ??李信说完之后,朝臣们各有心思,主要是在窥伺嬴政会如何对待扶苏。

    ??他们微微垂头,肃穆而立。

    ??嬴政起身,在殿内慢慢走了几个来回。

    ??不知过了多久,有的朝臣站的眼皮子发黑,有些朝臣额角的汗珠一滴滴的落下,但他们一动不敢动,危恐被嬴政提出来当典型迁怒。

    ??嬴政忽然开口道:“赵文何在?”

    ??这个问题直接跳过了扶苏,过于的突兀,以至于朝臣们一时表情都有些恍惚,半天没能反应过来。

    ??还是内侍步履匆匆地赶回来,道:“回陛下,赵文出宫了。”

    ??嬴政微微蹙眉:“离宫?阿婴走了?”

    ??内侍忙道:“如桥公子与张上卿皆在春雨殿。”

    ??嬴政脸上闪过一抹不悦,但也没再多问,只回头对朝臣们道:“北地诸多事宜,诸君多加思索,日后再议。”

    ??众朝臣拱手道:“唯。”

    ??嬴政收回视线,道:“去看看。”

    ??然后抬步离开。

    ??众文臣:……

    ??陛下,你就这么走了?没说下朝啊!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