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在线阅读 - 第108节

第108节

    ??然而簪缨说罢不待蜀王回答,略一颔首绕过他,走到檀棣面前,咬了咬唇,摇动他的衣袖,软声道:“舅父疼我……”

    ??“罢了,不用说了!”檀棣大手一挥,虎着脸唉声叹气,“偏心眼的小家伙……可知要照顾好自己啊。”

    ??簪缨甜甜一笑,再无顾忌,回身向卫觎的方向跑去。

    ??那灿红的衣袂与裙摆,绽成一个满圆,轻灵舞动,卫觎见她朝自己跑来,一腔胸臆尽是暖柔。

    ??两只手掌握上的一瞬,他攥紧向上一提,另一只手虚扶她腰侧,将人稳稳放在身前的马鞍上。

    ??随即卫觎自己拂裘下马,有副将牵来了另一匹坐骑。

    ??簪缨视野陡然增高,一双纤细长腿跨得更开,方觉此马物肖主人形,高大悍烈至此,与她的汗血小马驹全然不同,她坐上去,双脚都够不到马镫。

    ??此马乃马中名种,的确性烈,不受他人驯服,知鞍上易主,焦躁地

    ??扬起马蹄。

    ??卫觎伸头按在具装马头上抚摸几下,安抚住,扬头问:

    ??“敢骑吗?”

    ??簪缨红衣如火,明眸弯弯:“敢!”

    ??卫觎微微一笑,这才上了另一匹马,轻策一声,与她并肩,顺便也挡住蜀王迟迟未收的视线。

    ??然他挡得住视线,蜀王沉稳的声音依旧传来:“小娘子可想清楚,今日你执意与竟陵王同去,是以个人的身份,还是以唐氏家主的身份?”

    ??卫觎目光蓦地沉冷。

    ??在他开口之际,簪缨抢先倩然一笑道:“以我已身之名又如何,以唐氏家主之名又如何?”

    ??蜀王静静地注视这个身负巨财的小娘子,口吻暗含警告:“若是小娘子自己想出京去游玩一番,天南地北,京口三吴,自然是无处不可去。然而,小娘子终究是唐氏之后,若还记得当年唐夫人执掌唐氏时,立下的‘唐氏行商,不干军政’的规矩,为避嫌疑,便不该与北府有太多牵连。”

    ??原来如此,簪缨一笑,蜀王千里迢迢回京,为了道谢还在其次,他原是怕唐氏与大司马联手,反了这大晋。

    ??红衣少女眼含讥诮,踞马环顾四周,脆生生道:“原来李家人还有人记得‘唐氏行商,不干军政’这句话。那么,当年为何又要巴巴地,宁可换了皇子也要与我订亲?就因我是唐夫人的女儿,接掌家财,干系重大,所以我便要时时为大局考虑、受人监管、被人猜忌?——蜀亲王既然无端揣测他人,那么,王爷自己邀我入蜀,又是看重我个人的身份,还是唐氏家主的身份?居心,又何在呢?”

    ??驿道内外皆听见这番振聋发聩之语,瞿然一静。

    ??往常多是听说,今日他们算亲眼见识了此女胆子如何泼天,竟敢直面顶撞蜀王。

    ??李翦显然没料到长子信上所言的那位“纯孝淑柔”的小女娘,如此叛逆大胆,不知何处出了差错,脸色阵青阵寒:“你是在同本王说话?”

    ??帷车中的长公主摇头轻叹,心道这丫头连皇上的面子都敢不给,李翦你惹她干嘛?

    ??就见簪缨嫣然一笑,“我还没说完呢。我簪缨,先是我自己,而后方为唐氏之女,我想去哪里,便去哪里,别人做不了我的主。”

    ??说完此言,她笑意不见,眼锋清冷,在银鞍上微微颔首,“王爷,请代我向郗太妃问好。”

    ??她身后两千北府骑兵甲戈光寒,严阵以待。

    ??蜀王沉眸无言。

    ??之前打算回护簪缨的卫觎,在听到她开口说第一句话后,便含笑默然。

    ??此间话尽,两骑默契地策辔齐出。蜀王带来的不到千骑亲兵未得到蜀王指令,犹豫地让出道路。

    ??只是在卫觎那匹马经过李翦身侧时,男人弯身留下一句耐人寻味的耳语:“王爷若视我为汉家王莽,可要记得,卫觎不比王莽谦恭。”

    ??……

    ??李景焕乘车赶到长亭边,隔着拥堵的人群与精骑,远远看到的正是这幅画面。

    ??他眼中看不到别人,只贪婪地注视那道红衣背影,眼眶湿润,心絮如堵。

    ??他从未见过的穿红衣的阿缨、他从未见过的会骑马的阿缨,如骄阳般耀目,却跟随别的男人渐行渐远。

    ??不。

    ??李景焕忽然感到铺天盖地的恐慌和不舍,他欲追上去,却望尘莫及。李景焕焦急之间看到身后的一座瞭望木塔,不知如何想的,竟转身跑了进去。随行的侍卫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只要站得高一些,再高一些,眼里就不会失去她的身影!

    ??李景焕忍着左肩的剧痛与失去平衡的身体,一层一层爬塔,每上一层,他便推开窗阁,眺望漫长的玄甲骑兵最前方,那道沿着驿道东去的红衣纤影。

    ??直到看不真切了,便再爬一层,再开一扇窗

    ??。

    ??塔有七层。

    ??李景焕登得越高,看得道路便越远,然而那抹红影也就愈小,渐渐的凝成一粒朱砂,灼他的心。

    ??总是背影,只有背影。

    ??“景焕哥哥,她们说阿缨将来会做你的妻子,你将来会是阿缨的夫君,那是不是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的意思?”

    ??“景焕哥哥,瞧,我们写的字好像啊。”

    ??“景焕哥哥,再陪我一会吧。”

    ??“景焕哥哥……”

    ??一级木梯一段回忆,李景焕追悔着那段他生命中唯一感到甜蜜的岁月,头痛欲裂。他的眼前突然闪过一片火光,却不是金匮书楼的火,而是烧断朱雀桥的大火。

    ??李景焕终于想起,原来,在前世阿缨临死之前,他踏入了那座冷殿,见过她最后一面。

    ??“阿缨,叛军围城,点名要你,你就当为了大晋,最后帮一帮朕。”

    ??烛火幽暗的萝芷殿中,身服玄锦龙袍的男人目光痛惜。

    ??敞开的窗边,站着一个弱不胜衣的纤影,冷风吹起她的长发单衣,空荡布料中薄薄的那一具身子,几近于魅。

    ??她道:“李景焕,我情愿从未认识过你。永生永世,都不要再见你。”

    ??“阿缨——”

    ??“你以为我会从这里跳下去吗?”女子近乎透明的脸上露出一点讥笑,远望城外夜空上那片赤红闪烁的火光,“不,我想活着走出皇宫,哪怕落在乱军之手,也不死在这里。”

    ??李景焕眸红似血,望着这个不肯再正眼看他的女子,比指对天,一字字道:“此生是我李景焕负你,可是为了江山社稷,我没办法。若有来世,阿缨,我愿日日受雷殛加身之痛,偿你所受的苦楚!”

    ??然而女子最终还是没能离开皇宫。

    ??就在她将被送走的前一个时辰,油尽灯枯,睁目而亡。

    ??而叛军首领未等到他想要的,举兵破城,大晋遂亡。

    ??“雷殛加身之痛……”

    ??李景焕按着疼入颅骨的额头弯身笑泣,他今日所受因果,原来,都是他昔日亲口许下的。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原来此身非我有……”

    ??他手脚并用地爬到最后一层塔顶,推那木窗,然而这一层的窗子却从里头钉死,李景焕用一只手臂怎么也推不开。

    ??他慌了,鼻腔中发出一声困兽般的闷呻,似哭,似吼,却就是破不开眼前的这扇窗。他用身体去顶,用头去撞,光秃的左臂断口渗出大量血色,额头皮开肉绽,皆是无用功。

    ??他看不到她了,看不到了……

    ??李景焕颓然蜷缩倒地,泪流满面。

    ??——“释禅师,孤要如何才能挽回曾经伤害过的人?”

    ??——“阿弥陀佛。点塔七层,不如暗室一灯。”

    ??阿缨身处暗室时,他从未为她点过一盏明灯。

    ??眼泪顺着李景焕眼角无声滑落,他突又疯癫癫地大笑:“新安王,不是他,不是他!哈哈哈……”

    ??驿道尽头,簪缨忽然勒马回头。

    ??建康金陵城已在她身后,从她的视野望去,只能看到驿亭处的一抹塔尖,以及更远处,那座易名为龙舟山的苍青黛影。

    ??“怎么了?”卫觎随之勒马,侧过峻逸面容,低问。

    ??簪缨微笑摇头。头顶,有一对军中饲养的探报鹰隼飞过,她的视线随着展翅的苍鹰在广湛天地间高翔下揽,轻轻道:“今日方知我是我。”

    ??第84章

    ??长长一队的骑甲与车马, 拥护着卫觎与簪缨出建康,京郊四野,棘草红枫。

    ??行出几里路, 忽有探卫上前来报,说后头有一辆马车一直不紧不慢地跟着,却是傅则安。

    ??卫觎随意转眸看向簪缨,意为凭她做主。

    ??簪缨心情正觉舒旷, 自马上回头,只见长长队列, 不见其后车影,便随口道:“这路也不是我的, 随他去, 不必理会。”

    ??只要他不招惹到她眼前来, 簪缨也没空闲和陌路之人瞎耽误功夫。

    ??她轻执着缰绳,侧头问道:“小舅舅, 这匹坐骑叫什么名字?”

    ??幸好卫觎没有像对待那匹白狼一样, 回她一句马要什么名字,耐心地答她:“扶冀。怎么,可是骑累了?”

    ??一匹充分磨合并肩作战的战马, 对于一个战士来说,往往比自家亲媳妇还要宝贝,休说借与人骑, 便是被人碰一下,马主人都会呲毛。更别说卫觎这位冲锋陷阵大司马的坐骑,必是在千百头马种中选出的神驹。

    ??正因如此, 他竟将爱马轻易地让给另一人骑, 才会引起全军的惊讶。

    ??而簪缨本就身架小巧, 驾驭这样一匹高头大马,样态悬殊,更显得那片红影纤嫋秀致。

    ??她小声道:“扶冀好像不大喜欢我。”

    ??她骑惯了她的汗血马,知道马儿与主人心灵相通是何等自如,哪能感受不出坐下宝马的不情愿。

    ??卫觎一笑,看了那倔种一眼,心道这便算是温驯的了。“放心,左不会摔着你。”

    ??好在他们不是一路骑马去京口,到了清川渡,有早已备好的帆船停在岸边。

    ??卫觎命全军沿原定路线驾马先至北府,自己陪着簪缨弃马登舟。

    ??面对女孩微诧又晶亮的眸光,卫觎喉头微滚,按捺住抚她发顶的冲动,道:“你不是没坐过船吗?”

    ??是啊,一个在江左土生土长的人,长到这么大却从未坐过船,哪怕昔日皇宫西池上的龙舟,因庾皇后多番说近水危险,簪缨都没有机会坐上一回。

    ??她扶过卫觎伸出的那只手,小心登上木柞甲板,脚底微晃,感觉新奇。

    ??红衣少女走到船头栏杆处,放目见夹岸山壁有如千仞之高,江水翻涛,两岸猿啼,眼界为之一宽。

    ??又闭目感受了一阵扑面而来的潮润江风,簪缨方睁眼对卫觎笑道:“我不晕船!”

    ??跟随自家小娘子登船的一批人,听见这声天真可爱的感叹,皆会心微笑。

    ??杜掌柜拿出一张黄符交给簪缨,笑眯眯地说:“旧时俗,渡江时用朱砂写‘禹’字佩在身上,可以免除风涛。小娘子初次乘船出行,不妨带着。”